周宇被陈安这突如其来的熊抱,搞得有些哭笑不得,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,示意他冷静点。
等陈安情绪稍稍平复,周宇接过了他递来的那份详细的测试报告。
一行行数据看下来,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,眼中也忍不住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光芒。
t1200级别。
报告显示,这批新鲜出炉的碳纤维,其拉伸强度等关键指标,已经达到了前世t1200碳纤维的水平。
要知道,这在前世,也几乎是碳纤维材料性能的天花板了,广泛应用于最尖端的航空航天领域。
而现在,在这个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。
他竟然只凭系统和一些超前理论,硬生生把它给捣鼓出来了。
这不仅仅是突破,更是奇迹。
“周院士,您看,”陈安擦了擦眼角的泪花,指着报告,语气重新充满了干劲,“这质量绝对没问题了。而且您给的那个新工艺,效率也比之前高得多。”
“咱们现在……完全具备建立正式生产线的条件了。”
说到这里,他又稍微犹豫了一下,补充道:“就是……咱们厂里现有的那些老设备,还是有点跟不上。特别是几个关键环节的精密控制,还需要进行一些改造和优化。”
“我估摸着,要想让生产线稳定跑起来,达到您要求的量产标准,怎么也得……再花上半个月时间,才能把设备这块彻底弄利索了。”
周宇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工艺再先进,没有匹配的硬件设备也不行。
半个月时间进行设备改造和优化,已经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。
接下来的几天,320厂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。
陈安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生产设备的改造和优化,而周宇则和陈可心一起,利用首批试制出来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,开始了对歼12机体结构的针对性加强工作。
有了这种强度逆天的新材料,之前许多因为材料限制而无法实现的设计优化,现在都变成了可能。
周宇在前世积累的丰富经验,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他还对机翼,机身承力框架等关键部位,进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