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动了几下,袁隗的手指紧紧攥住了玉笏,张济的胡须微微颤抖。他们都知道,皇帝这一击正中要害。
“诸位爱卿,”刘宏又恢复了那副为难的表情,“朕何尝不想早日立后?可为了大汉江山,为了祖宗基业”
杨赐忽然抬头,眼中精光暴射:“陛下!即便如此,何氏出身微贱,如何能”
“杨公!”司徒袁隗突然出声打断,他权衡利弊,知道今日已难逆转,“陛下所言极是。国本之事,当以社稷为重。”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,“若若何贵人确实为陛下诞下皇子,立为皇后也未尝不可”
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。刘宏心头一阵狂喜,却强行按捺住,面上仍是那副忧国忧民的神色。
太常刘焉突然跪下:“陛下!臣请三思啊!何氏一门屠沽之辈,若登后位,恐贻笑大方啊!”
刘宏眼中寒光一闪:“刘爱卿的意思是,宁愿朕步先帝后尘,也不愿让皇长子之母为后?”
刘焉顿时语塞,额头渗出细密汗珠。
“诸位爱卿若实在反对,”刘宏忽然坐回龙椅,懒洋洋地说,“那就继续空着吧。朕倒是不急”他故意拖长了声调,“再等个年也无妨,说不定哪位贵人就能为朕诞下皇子呢?”
这句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,压垮了大臣们本就动摇的决心。谁都知道,皇帝这是在赤裸裸的威胁——若不同意立何氏为后,皇后之位就会一直空置下去,而世家女子入宫多年不孕已是事实,再等下去只会让何氏的地位更加稳固。
杨赐、袁隗、张济等人凑在一起低声商议,几颗白发苍苍的脑袋几乎碰在一起。刘宏悠闲地靠在龙椅上,欣赏着这群平日趾高气扬的老臣们进退维谷的窘态。
终于,杨赐转过身来,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仿佛又苍老了十岁。
他深深一揖:“陛下圣明。臣等附议。”
刘宏差点笑出声来,他急忙用袖子掩住嘴,假作咳嗽掩饰过去:“既如此,那便拟旨吧。立何贵人为皇后,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。”
当宣布退朝的声音响起时,刘宏几乎是蹦跳着离开大殿的。一回到宣室殿,他就忍不住放声大笑,笑得前仰后合,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