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绍回过神来,又想到另一个可能——党人。自党锢之祸后,清流士大夫对宦官集团的仇恨已深入骨髓。
前世黄巾起义后,正是党人借机要求解除党禁,重新掌权。
“会不会是陈蕃、李膺的余党在操控太平道?”袁绍踱步到书架前,抽出一卷《太平经》。这本经书在士族中流传甚广,不少名士都曾研读。若是有心人将其中教义曲解,引导信众对抗朝廷
他猛然合上经书,又想到第三个可能:地方豪强。冀州甄氏、清河崔氏、颍川荀氏这些地方大族看似忠于汉室,实则各有盘算。前世黄巾乱起,不少豪强借机扩充私兵,筑堡自守,最终形成割据之势。
“荀彧”袁绍念及这位刚刚离去的心腹,眉头微蹙。颍川荀氏与党人关系密切,荀彧叔父荀爽更是党人领袖之一。今夜他带来的消息,是否另有深意?
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,已是四更天。
袁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,但思绪却越发清晰。他意识到,无论是哪股势力在背后推动,乱世将至已成定局。作为重生者,他既不能像前世那样随波逐流,也不能贸然揭破这层迷雾。
“既要借势而起,又要查明真相。”
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形:派人暗中调查太平道与各势力的联系,同时加强自己在冀州的根基。无论幕后黑手是谁,实力才是应对变局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