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自语,眉头越皱越紧。
帐外的风声似乎更大了,火光在帐外摇曳,映得他的脸庞时明时暗。他沉思片刻,突然站起身来,走到营帐门口,目光望向远处的黑暗。
“咔嗒。”他放下信笺,转身走向案几,指节敲击桌面的声音清脆而急促。营帐内只有他一人,但他仿佛听到了无数声音在耳边回响:百姓的哀嚎、官吏的贪腐、黄巾军的呐喊。
“不能再等了。”他低声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。
“来人!”他突然高声喊道。
一名侍卫应声而入。
“去请元图先生过来议事。”袁绍沉声说道。
“是,主公。”侍卫躬身退下。
袁绍重新坐回案几后,目光又落在地图上。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渤海郡的位置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。
就在这时,一道身影闪了进来。
“主公。”逢纪的声音低沉而平静,“您找我?”
袁绍转过身,目光落在逢纪脸上。逢纪身材颀长,面色微黑,眼神深邃如潭水。他三十出头,已是袁绍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之一。
“坐下说。”袁绍指了指案几旁的木凳。
逢纪微微躬身,在凳子上落座。他的目光落在袁绍手中的信笺上,不动声色地问道:“主公近日心绪不宁,可是为黄巾之事烦恼?”
袁绍点点头,将信笺推到逢纪面前:“你看。”
逢纪接过信笺,快速浏览了一遍,脸色微微一变:“果然是他们……看来太平道教徒已经开始在冀州活动了。”
“你觉得当如何应对?”袁绍直视着逢纪的眼睛。
逢纪沉思片刻,缓缓开口:“主公,黄巾之乱虽起于南阳、汝南一带,但太平道的势力早已渗透各地。若不及时遏制,恐怕会如同燎原之火,蔓延至此。”
“你说得对。”袁绍走到案几前坐下,“但如何遏制?光靠武力镇压恐怕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逢纪微微一笑:“主公圣明。对付太平道,需软硬兼施。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其非法活动,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削弱其在民间的影响力。”
“何为根本?”袁绍追问。
逢纪的目光变得深邃:“民心。太平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