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之士。弓弩之道,非膂力过人者不能善用。”
“其二,在装备与训练上,当仿照先秦之法,打造精良弓弩,并设立专门的教习场所,每日演练射技。”
“其三,在战术运用上,当将弓弩手与步骑协同配合,使其既能远攻,又能近战。如此,则可令我军如虎添翼。”
袁绍听得入神,不时点头赞同:“文若所言极是。然则,弓弩虽为利器,亦有其弊端。譬如箭矢易耗,辎重难负;若无后续支援,则不免后继乏力。此等难题,文若可有良策?”
荀彧微微一笑:“主公所忧者,正是臣之所思。”
“臣以为,解决之道在于后勤与技术并重。后勤方面,当设立专门的作坊,日夜赶制箭矢,并在各处营地储备充足的粮草辎重。技术方面,则可借鉴先秦之法,改良弓弩设计。譬如缩短弩机装填时间、增加射程与穿透力等。如此,则可弥补弓弩之不足。”
袁绍听罢,眼中闪过一丝兴奋:“好!文若之言令孤豁然开朗。然则,弓弩虽为利器,终究是辅助之用。若要使我军真正立于不败之地,则需将弓弩与步骑融为一体。此等重任,还需文若费心谋划。”
荀彧连忙拱手:“主公放心。臣定当竭尽所能,助主公实现此番宏图。”
然臣还有一言,请主公垂听——弓弩虽为利器,但若无精锐之士驾驭,则终不过是废铁一堆。故臣以为,在发展弓弩之余,还需注重将士之素质与士气。唯有上下同欲、军心齐一,则方可无敌于天下。”
袁绍听得此言,哈哈大笑:“文若果然是吾之臂膀!”
他心中已经勾勒出一幅宏伟的画面:一支由弓弩手和角弓手组成的强大远程部队,在战场上如雨点般射出箭矢,令敌军望风披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