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活一世,袁绍心中有了决断。他深知郭图的才华,但也明白此人并非自己的良配。这一次,他决定将郭图引荐给曹操,让这位乱世枭雄去品味郭图的“智慧”。
袁绍嘴角泛起一丝苦笑,心中暗道:“郭图啊郭图,你前世坑我至此,这一世我便让你为曹操效力,看看你能否在曹孟德麾下发光发热。或许,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归宿。”
袁绍的车队缓缓驶入颍川郡,而他的心,比车轮还要沉重。
此行路过颍川郡,除了物资的补给,更重要的任务是说服这里的世家大族——荀家,支持自己的霸业。而在这其中,能够拐走荀彧,那位被誉为“王佐之才”的荀家之子,无疑是此行的重中之重。
在袁绍的心中,早已为荀彧预留了一个位置,那个位置是如此的重要,以至于他在夜深人静时,都会反复推敲如何才能说服这位才子。
他想象着荀彧在朝堂之上,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远见的卓识,为自己出谋划策,那是何等的美事。
暮色将垂时,三辆蒙着青布的马车碾过官道上的车辙。车辕上悬着的铜铃在秋风里响得零落,领头的骅骝马鬃毛间还沾着幽州带来的草籽。
袁绍掀起车帘一角,望见城垣上\"阳翟\"两个篆字被夕阳镀成血色。
“公子,前头有间逆旅。”逢纪的声音混着马蹄声传来。这位南阳寒士穿着葛布直裰,腰间却悬着渤海郡守府的铜鱼符。
酒旗在暮色里耷拉着,檐角铜铃叮咚三响。
袁绍下车时,瞥见墙角蜷着个衣衫褴褛的流民,怀里襁褓已无声息。堂内飘来黍米酿的酸涩,混着案几上熬煮的茯苓汤药气——颍川世族多信五斗米道,连市井小民也惯用符水祛疾。
“三斤酱羊肉,两坛醴酒。”逢纪用荆楚口音招呼店家,袖中却露出半截竹简,上记着荀氏别院的位置。
跑堂少年盯着袁绍腰间佩剑发怔。
精铁打造的剑鞘裹着麂皮,吞口处却隐约透出云雷纹——这般形制,只有洛阳尚方监的匠人能作。
袁绍屈指叩了叩榆木案几,震得陶盏里清茶漾起涟漪。
后厨传来庖人剁骨的闷响,案板震颤间,檐角铜铃又响。
“陈留的盐,渤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