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学校的时候,小赵就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很多校内打工群无法企及的程度。
业务范围从给商铺当托排队,到小区发传单之类的,五花八门。
甚至他还继承了家学,带着同学们把业务拓展到娱乐圈。
之前一次暑假,他带了几十个同学去了横店,在爹妈的人脉下,带着同学在横店干了二十多天的群演,上午演官军,下午演山贼,白天演鬼子,晚上演太监。
其中有两个女同学因为相貌白净,气质比较好,还在一部戏里捞到了两句台词。
一句“少爷,这不好吧……”
一句“老爷,不可以!”
陈言都不敢想,那戏的剧情到底得乱成啥样了啊!
总之吧,小赵的业务范围五花八门,总能帮同学们拉到各种赚钱的单子,而且还能谈下最好的价格,故而得了一个外号:赵总。
按理说,小赵有这么一身本事,在学校里自然是人缘极好,平时也有一群学弟学妹跟在屁股后面拍马屁的。
但他却一直对陈言非常尊重,开口闭口必称一句“哥”。
两人之前打零工认识,本来关系一般,不远不近。不过某一次大家去江北组团当托。
回来的时候为了省钱没坐车,选择坐轮渡过江。
在轮渡快要靠岸的时候,小赵趴在船舷边上看风景,不知道怎么被挤了一下,一个跟头就翻进了江水里。
他本人是个旱鸭子,落水后就只能瞎扑腾,然后船上的人虽然咋咋呼呼的,却没有人敢跳下去救。
当时陈言直接一个猛子就扎进水里,三下两下把小赵从水里提了上来,然后几乎是抓着他的头发,把他硬扯到了岸边。
江南之地的乡下长大的孩子,多半水性都不错。
打这件事情后,小赵就对陈言尊重有加,再也不称呼陈言大名,开口必称之为“哥”。
后来两人交情就渐渐好了起来。
小赵交好陈言,自然是因为救命之恩。
而陈言看重对方,则是觉得这人懂得感恩。
打小老太太就教过陈言:一个懂得感恩的人,他就坏不到哪里去。
·
小赵和陈言寒暄了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