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中国古代名人传 > 第143章 曹彰(4/6)


    史载他随后便率部护送曹操灵柩归邺,沿途戒严,秋毫无犯,足见并无异志。

    曹丕继位后,改元黄初,封曹彰为任城王,食邑五千户。

    表面上恩宠有加,实则明升暗降——剥夺其军权,命其就国。

    黄初三年(222年),曹彰入朝述职,曹丕邀他同游北苑。

    时值秋日,苑中枣树上果实累累,曹丕指着一树红枣说:“此乃西域贡枣,孤与弟尝之。”

    遂亲自摘枣递与曹彰。

    据《世说新语》载,其中数枚已提前下毒,曹彰食后腹痛难忍,扑倒在卞太后怀中。

    太后欲召御医,却发现所有药瓶已被曹丕命人收走,只能抱着儿子恸哭:“汝杀吾任城,复欲杀吾东阿(指曹植)邪!”(《世说新语》)

    此说虽多见于野史,却折射出曹魏宗室的残酷现实。

    正史中,曹彰于黄初四年(223年)“疾薨于邸”,年仅三十五岁。

    其死因蹊跷,葬礼却极尽哀荣:曹丕赐谥号“威”,取“猛以刚果”之意,命画师绘制《任城王破虏图》悬于武库,又命曹植作《诔文》:“幼有令质,光耀圭璋。孝殊闵氏,义达伯阳……”

    字里行间,既有对逝者的追念,亦有对皇权斗争的隐晦控诉。

    卞太后在曹彰灵前哭至呕血,质问曹丕:“彰儿身强体健,何以突然病亡?”

    曹丕免冠顿首:“儿臣亦痛失手足,已命人彻查太医署。”

    然调查无果,最终以“偶感寒疾”结案。史载曹彰下葬时,卞太后亲自为其梳理黄须,发现发间尚有未褪的白雪——那是北征乌桓时渗入的边塞风霜,至死未消。

    曹彰死后,其长子曹楷袭爵,然任城国屡被削封,至曹魏末年已只剩数百户。

    正始十年(249年)高平陵之变后,司马懿家族掌控朝政,曹氏宗亲多遭屠戮,曹楷虽得免死,却再无先祖荣光。

    曹彰的虎头湛金枪,亦被收入许昌武库,渐渐锈蚀在王朝兴衰的尘埃中。

    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为曹彰立传,篇幅虽短,却浓墨重彩:“任城武艺壮猛,有将领之姿。”

    (《三国志·魏书》)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,补充其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