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就是维护律法尊严,为百姓主持公道。如果因为惩治凶手而获罪,臣死而无憾!”
刘秀听了董宣的话,心中有所触动,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。
他知道董宣说得有理,董宣此举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律法,稳定民心。
但为了给湖阳公主一个交代,他还是下令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罪。
董宣坚决不肯,他梗着脖子说:“臣没有错,绝不磕头!”
刘秀见状,示意宦官强行按压董宣的头。
董宣双手撑地,拼命挣扎,宁死不屈,宦官们费了好大的力气,也未能让他低头。
宦官无奈,只好向刘秀报告:“陛下,董宣的脖子太硬,按不下去。”
刘秀看着董宣,心中既敬佩又无奈。
他最终赦免了董宣,并赏了他三十万钱。
董宣将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衙役,自己分文未取。
从此,“强项令”的名号传遍了洛阳城,百姓们对董宣更加敬重,街头巷尾时常有人讲述他的英勇事迹,而那些权贵们则对他又恨又怕,行事也收敛了许多。
在洛阳令的任上,董宣继续秉持公正,不畏权贵,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。
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治安措施,加强对洛阳城的管理。
无论是豪门子弟,还是市井无赖,只要触犯律法,都逃不过他的惩处。
在他的努力下,洛阳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百姓们过上了安宁的生活,集市上买卖兴隆,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然而,长期的劳累和压力,让董宣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。
他常常为了处理案件,废寝忘食,日夜操劳。
加上年岁渐长,身体的病痛越来越多,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,不肯休息。
一天,刘秀派使者到董宣家中探望。
使者走进董宣的家,只见屋内简陋不堪,墙壁斑驳,几件破旧的家具摇摇欲坠,除了满屋子的书籍,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。
董宣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,面色苍白,气息微弱,身上盖着一条打着补丁的被子。
使者见状,心中十分感慨,没想到一位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劳的官员,生活竟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