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,在韩军阵前耀武扬威,不断挑衅。
韩军见状,以为秦军主力进攻,急忙调兵遣将,加强防御。
他们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在正面防线,准备迎击秦军。
此时,白起却率领秦军主力,悄悄地绕到魏军背后,发起突然袭击。
魏军毫无防备,当他们看到秦军如从天而降般出现在自己身后时,顿时陷入混乱。
士兵们惊慌失措,四处逃窜,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。
白起指挥秦军,对魏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。
秦军士兵们呐喊着,冲向魏军,他们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让人胆寒。
魏军在秦军的攻击下,节节败退,很快便被秦军分割包围。
韩军见魏军被攻击,想要救援,但为时已晚。
他们被秦军的佯攻部队牵制住,无法脱身。
而且,由于韩、魏联军之间缺乏配合,韩军并不知道魏军的具体情况,也不敢贸然行动。
此时,白起已经将魏军消灭得差不多了,他又率领秦军主力,转而进攻韩军。
韩军面对秦军的两面夹击,士气低落,很快便被秦军击败。
这场战役持续了数日,战场上硝烟弥漫,喊杀声震天。
白起身先士卒,冲锋在前,他的指挥如臂使指,秦军紧密配合,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。
最终,韩、魏联军大败,秦军斩杀敌军二十四万人,俘虏了魏国主将公孙喜,还夺取了五座城池。
伊阙之战的胜利,让白起威名远扬,各国听闻白起之名,无不胆寒。
这场战役也极大地削弱了韩、魏两国的实力,为秦国东进扫清了障碍。
白起因战功卓着,被晋升为国尉,成为秦国军事集团中的重要人物。
他的名字,也从此成为了秦国军队的象征,激励着无数秦军士兵为秦国的霸业奋勇拼搏。
巅峰之公元前262年,秦国与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,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——长平之战,这也是白起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,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场战役。
上党地区,地势险要,土地肥沃,是连接秦、赵、韩三国的战略要地。
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