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中国古代名人传 > 第63章 申不害(2/6)
忧心忡忡,气氛压抑而沉重。

    申不害突然站起身来,目光坚定如炬,大声说道:“韩国虽地域狭小,兵力不强,但绝非没有出路。如今,吏治腐败,君权分散,法令不行。若能整顿吏治,强化君权,推行法治,必能使国家强大,百姓安居乐业!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掷地有声,充满了自信与豪情,如同一股清泉,打破了沉闷的氛围,令朋友们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那一刻,他们仿佛看到了韩国未来的希望,也对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、却心怀大志的年轻人充满了敬佩。

    当时的韩国,在战国七雄中处境艰难,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小船,随时可能被周边强国吞噬。

    北面是虎视眈眈的赵国,东面是实力强劲的魏国,南面是野心勃勃的楚国,韩国在列强的夹缝中求生存,时常受到欺凌。

    申不害深知,要实现自己拯救苍生、振兴国家的抱负,就必须进入韩国朝堂,为韩国的变革贡献力量。

    然而,韩国朝堂内部斗争激烈,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,他们把控着重要官职,享受着世袭的特权,对新的改革派百般打压,视其为威胁自身利益的洪水猛兽。

    申不害满怀热忱,多次向韩国国君上书,详细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,从加强君权到整顿吏治,从推行法治到发展经济,每一条建议都饱含着他的心血与智慧。

    但这些上书却如石沉大海,无人理睬,他的满腔抱负被冰冷的现实一次次浇灭。

    但申不害并没有因此气馁,他明白,在这个乱世之中,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“非天时,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。”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,望着窗外的明月,暗自思忖。

    于是,他选择了蛰伏,一边继续深入研究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改革经验,将魏国李悝变法、楚国吴起变法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一一剖析,总结出适合韩国国情的策略;一边等待着合适的机会。

    在这段蛰伏的时间里,申不害游历了韩国的各个角落。

    他走过繁华的都市,看到商贾们在市场上忙碌,却也察觉到商业发展背后隐藏的诸多弊端;他深入偏远的乡村,与百姓们促膝长谈,倾听他们在沉重赋税和劳役下的痛苦呻吟,了解民间疾苦。

    这些亲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