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中国古代名人传 > 第59章 商鞅(3/6)
秦孝公,他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,终于获得面见机会。

    第一次会面,公孙鞅满怀期待,大谈五帝之道,讲述上古圣君以仁德治天下的故事,试图以这套理想化的治国理念打动秦孝公。

    然而,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,对这些过于高远的方略兴致缺缺。

    公孙鞅并未气馁,第二次见面时,他调整策略,讲起三王之道,阐述夏商周三代圣王如何通过礼义教化治理国家。

    可秦孝公依旧反应冷淡,只是礼貌性地敷衍。

    公孙鞅陷入沉思,他明白,秦孝公想要的是能迅速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实用之策。

    终于,在第三次会面时,公孙鞅抛出霸道强国之术。

    他详细阐述如何通过严明法律、奖励耕战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,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实现富国强兵。

    秦孝公听得入神,不知不觉间,膝盖向前挪动,两人一连交谈数日都毫无倦意。

    秦孝公被公孙鞅的才华和独特见解所折服,认定他就是能帮助秦国实现崛起的人。

    然而,确定秦孝公支持变法后,公孙鞅却面临秦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。

    朝堂之上,甘龙、杜挚等老臣站出来,言辞激烈地主张遵循旧制。

    甘龙满脸怒容,大声说道:“圣人不易民而教,智者不变法而治。

    依照旧有的习俗进行教化,不费力气就能成功;沿袭旧有的法度治理国家,官吏熟悉,百姓也安定。”

    公孙鞅毫不畏惧,针锋相对地反驳: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。汤武之王也,不循古而兴;殷夏之灭也,不易礼而亡。如果一味遵循旧制,秦国如何能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?如何能在诸侯争霸中立足?”

    双方各执一词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最终,秦孝公力排众议,坚定地站在公孙鞅这一边,任命他为左庶长,开启变法大幕。

    公元前356年,第一次变法正式启动。

    公孙鞅深知,变法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,于是制定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法令。

    首先是连坐法,五家为伍、十家为什,一家有罪,其余九家需告发,否则同罪连坐。

    这一法令旨在加强社会管控,让百姓互相监督,维护社会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