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秦国的压力,为了应对秦国的威胁,决定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秦国。
公孙衍看到了这个机会,他认为这是自己实现“合纵”战略的大好时机。
“合纵”,即合众弱以攻一强,联合众多弱小国家的力量,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,以维护各国的安全和利益。
于是,他辞去了秦国的官职,回到魏国,开始积极游说各国,倡导合纵抗秦。
公孙衍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口才和深厚的人脉资源,在各国之间奔走游说。
他先来到赵国,向赵肃侯阐述合纵抗秦的必要性。
他分析道:“秦国狼子野心,不断扩张领土,赵国首当其冲。若赵国不与他国联合,迟早会被秦国吞并。合纵联盟一旦形成,各国相互支援,秦国便不敢轻举妄动。赵国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地理位置,在联盟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,既能保卫本国安全,又能提升国际地位。”
赵肃侯被他的言辞打动,对合纵抗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。
接着,公孙衍又前往韩国、燕国和楚国。
在韩国,他向韩宣王强调韩国的战略地位和合纵的好处:“韩国地处中原要冲,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。秦国对韩国觊觎已久,若韩国不加入合纵联盟,必将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。合纵联盟能为韩国提供强大的后盾,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。”
在燕国,他对燕易王说:“燕国虽地处北方,但秦国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。合纵联盟能使燕国与其他国家紧密相连,互相支持,共同应对秦国的威胁,确保燕国的安宁。”
在楚国,他向楚怀王描绘了合纵联盟的宏伟蓝图:“楚国地域辽阔,国力强盛,若能领导合纵联盟,必能成为天下共主。秦国虽强,但在合纵联盟的强大压力下,也不得不有所忌惮。楚国应抓住这个机会,联合各国,共同对抗秦国,恢复楚国的霸主地位。”
经过公孙衍的不懈努力,他先后说服了魏国、赵国、韩国、燕国、楚国等五国,组成了合纵联盟,共同对抗秦国。
公元前318年,五国联军在公孙衍的带领下,向秦国发起了进攻。
这是战国时期规模较大的一次合纵攻秦行动,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。
魏国派出了精锐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