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中国古代名人传 > 第66章 李牧(5/6)
秦国东进的重要障碍,成为了秦国的首要目标。

    公元前234年,秦国派大将桓齮攻打赵国,在平阳大败赵军,斩杀赵将扈辄,斩首十万。

    赵国上下震惊,赵王紧急召回李牧,任命他为大将军,抵御秦军。

    李牧临危受命,率领大军在宜安与秦军对峙。

    他深知秦军强大,不可贸然进攻。

    于是,他采取了筑垒固守的策略,在宜安城外修筑坚固的营垒,深挖壕沟,设置鹿角等障碍物,等待秦军的破绽。

    桓齮见李牧坚守不出,便采取了“围点打援”的战术,率军攻打肥下,企图引诱李牧出兵救援,然后在途中设伏。

    李牧识破了桓齮的计谋,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他对部下说:“敌攻而我救,是致于人,兵家所忌。”

    他一面加强营垒的防守,一面派侦察兵密切关注秦军的动向。

    当他得知秦军主力攻打肥下,营中兵力空虚时,立即率领大军直捣秦军大营。

    秦军大营留守兵力薄弱,根本无法抵挡赵军的进攻。

    赵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秦军大营,砍杀秦军士兵,焚烧秦军营帐。

    桓齮得知大营被袭,急忙回师救援。

    李牧在秦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伏兵,以逸待劳。

    秦军长途跋涉,疲惫不堪,进入赵军的包围圈后,遭到了赵军的突然袭击。

    李牧指挥赵军奋勇杀敌,秦军大败,桓齮仅率少数残兵逃脱。

    这一战,史称宜安之战,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,他的威名传遍了六国。

    各国纷纷对李牧的军事才能表示钦佩,赵国也因李牧的存在,暂时遏制了秦国东进的步伐。

    宜安之战后,秦国暂时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,但并没有放弃灭亡赵国的野心。

    秦国深知,李牧一日不死,赵国就难以被彻底征服。

    于是,秦国采用了反间计,企图从内部瓦解赵国。

    公元前229年,秦国再次派王翦率领大军攻打赵国。

    王翦深知李牧的厉害,不敢贸然进攻。

    他派人到赵国都城邯郸,用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,让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谋反的谣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