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中国古代名人传 > 第64章 白起(7/8)
沉思。

    他深知这些降卒是一个巨大的隐患,秦国无法妥善安置他们,放他们回去,又会成为秦国日后的威胁。

    而且,这些降卒数量太多,一旦发生哗变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,白起最终下令,将四十万赵军降卒全部坑杀。

    这一决定震惊了天下,白起也因此背上了“杀神”的恶名。

    但从军事角度来看,长平之战的胜利,彻底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,使赵国元气大伤,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。

    赵国的青壮年男子几乎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殆尽,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。

    而秦国则通过这场战争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战国七雄中的霸主地位,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长平之战后,白起的威名达到了巅峰,他成为了秦国的战神,深受秦国百姓的敬仰和士兵的爱戴。

    他的画像被挂在秦国的军营中,成为士兵们崇拜的偶像。

    每当秦军出征,士兵们都会高呼白起的名字,士气大振。

    然而,他的辉煌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猜忌,其中就包括秦国丞相范雎。

    范雎是秦国的丞相,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口才,得到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和重用。

    但他心胸狭隘,嫉妒心强,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,会威胁到自己在秦国的地位。

    于是,他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言,说白起不听指挥,有谋反之心。

    他开始逐渐疏远白起,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。秦昭襄王听信了范雎的话,对白起产生了怀疑。

    此时,赵国向秦国求和,秦昭襄王决定接受赵国的求和,命令白起撤兵。白起对此十分不满,他认为此时正是消灭赵国的最佳时机,一旦撤兵,赵国必将重新崛起,日后必定会成为秦国的大患。他向秦昭襄王上书,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,希望秦昭襄王能够改变主意。但秦昭襄王心意已决,没有采纳白起的建议。君命难违,白起只好无奈地撤兵。

    不久之后,秦昭襄王又后悔了,他决定再次攻打赵国。他命令白起为将,但白起却称病不出。原来,白起认为此时赵国已经有了防备,而且各国也可能会联合起来救援赵国,此时攻打赵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