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末年,苍穹之下,战火纷飞,山河破碎。
韩国都城新郑,就像一座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孤舟。
城墙上的砖石千疮百孔,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过往。
城外,秦国的虎狼之师日夜窥视,边境的烽火台频繁升起滚滚浓烟,韩国的疆土在一次次激烈交锋中不断缩小。
城内,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绝望的气息,百姓们面容憔悴,身形消瘦,沉重的赋税和兵役如两座大山,压得他们几乎窒息,民生凋敝到了极点,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阴霾永远笼罩着。
就在这样风雨如晦的时刻,在韩王宫殿那看似威严实则衰败的阴影里,一个婴儿呱呱坠地,他,便是韩非。
韩非出身韩国贵族世家,一出生便站在了权力与阴谋的漩涡中心。
然而,命运似乎对他格外严苛,赐予他的竟是一副口吃的身体。
在那个崇尚雄辩、智谋与口才交锋的时代,口吃宛如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,横亘在他的人生道路上。
宫廷朝堂之上,大臣们巧舌如簧,为了各自的利益和主张争得面红耳赤,他们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。
韩非常常只能静静地坐在角落里,看着这一切,心中纵有万千想法,却难以顺畅地表达出来。
那些华丽的辞藻、激昂的辩论,对他来说犹如镜花水月,遥不可及。
但也正因为如此,他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籍的世界中,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里探寻慰藉与真理。
他整日埋首于竹简之间,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前人的智慧,每一个文字都像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,引领他在思想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。
年少的韩非,目睹着韩国在列强的包围下艰难求生,国家的孱弱与无奈深深刺痛了他的心,救国图强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起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火焰越烧越旺,成为他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。
那时,荀子的思想在稷下学宫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,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前去求学问道。
韩非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求学之路。
他告别了熟悉的故乡,背井离乡,开始了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