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陈哥一路进书,学到了不少的知识,陈哥给我讲观念,他对我说早上去进货的时候身上有钱,千万不要去挤公交车,要叫出租车。
他说的时候我也没有怎么认真,觉得没有什么关系,我和陈二哥去买了几次的三轮车,不都是坐的公交车吗?怎么到他这里就变怪了?觉得他过长有点多。
以前跟陈二哥去买三轮车,都是从县城坐车到梁家巷车站,下车走路再去搭公交车,后来我一个人也去买过几次的三轮。买到三轮在梁家巷与荷花池,那一带我都去找过钱,感觉都还是轻车熟路还有点熟悉。
陈哥叫我坐出租车,觉得出租车很贵,那敢跟陈哥相比,别人是富翁!生意慢慢的养起来了,也有顾客了!开了一家新书店和我竞争,要想稳住顾客群,就得多更新,陈哥他们都是一个月左右进一次新书。
相信陈哥的话,多进新书多更新打败对方,再要多更新也得要等10多天左右,就算你再有钱天天更新也买不到新书,我要多更新,陈哥他们不可能也跟我一样,我就一个人上成都去买书。一个人比人多还要方便些,想走就走,免得那么多麻烦。
成都又不是没有去过,从小就赶场卖柴火,还是走路去,比坐车到成都还要辛苦得多!去成都进书肯定比小时候卖柴要好得多,感觉自己很能干似的,陈哥进点书对不对?都喊出租车。
感觉有钱人就是不一样!我有那几十块钱去叫出租车,还不如多买两本书。跟陈哥跑了几次,好多路段我都有点熟悉了!还没到成都去,我就打算到了成都我就走路。是不是我比陈哥能干得多?从小就养成了精打细算的精神,这也是人穷逼出来的习惯。
我一个人到成都去进书,按照时间早上3点多出门,到成都梁家巷车站,刚好6点过天还没有亮,顺着下车的人一起,出车站往书市场去。
那天我带了一个行李车,这个行李车还是别人送给我的,他知道我买的书有点重,送一个这样的行李车,就不用背书,不用叫三轮车节约开支。
手上提着行李车,出车站的时候有一位老兄他在大喊哦哟,地上掉了一捆人民币。我打眼一看,在脚边真的有一捆人民币,我没有理他,继续往前走,他把人民币捡起来,又扔在我的前面。
只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