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,他好像突然理解了武大郎。
以前,在书本里,他总觉得武大郎是个懦弱、窝囊甚至有些可悲的角色。面对欺凌选择忍让,面对命运选择顺从。
但现在,当他真正接触到这个活生生的人,看到他简陋却干净的家,看到他对弟弟毫无保留的付出和维护,看到他面对嘲讽时的温和与宽容,看到他为了生计、为了弟弟的未来而默默承受一切的背影……
黄淮突然觉得,这个被世人嘲笑了千百年的“三寸丁谷树皮”,或许并非懦弱,而是一种近乎伟大的隐忍和担当。
同样是贫苦出身,同样是孤儿,为何武松能长得人高马大,筋骨强健,甚至有余力去打熬力气,练就一身武艺?
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长兄如父的哥哥,用他那瘦弱的肩膀,扛起了所有的生活重担,将所有的资源、所有的爱、甚至所有的希望,都倾注在了弟弟身上吗?
黄淮用的那个大碗,武大郎说武松每次都能吃两大碗。他是靠着卖多少炊饼,受多少嘲讽,咽下多少委屈,才换来了弟弟那两大碗饭,才供养出了那个未来名震天下的打虎英雄?
他那副看似沉重的炊饼担子,担起来的,何止是干硬的炊饼?
那分明是武松的童年,武松的温饱,武松的未来,是这个哥哥对弟弟沉甸甸的、毫无保留的日月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