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过的乡民看到他这身贵气打扮,虽然觉得面生,但也大多报以淳朴友善的微笑,偶尔还有胆大的孩童好奇地打量他几眼。这种平和安宁的乡土气息,让黄淮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。
他并没有急着去刻意寻找武松的踪迹,玄女说过,这需要“缘分”。他这次来,更多的是为自己创造一个“可能遇到”的机会,至于结果如何,并不强求。实在不行,等能量快耗尽时,再回汴京城禁军大营,看看能不能再复制几个普通的禁军模板回去,充实一下队伍数量也好。
他走走停停,欣赏着这难得的古代县城风貌,感受着这份与末世废土截然不同的安宁。
渐渐地,他走到了一条相对繁华的主街。这里的店铺多了起来,布庄、米行、铁匠铺……还有一些贩卖各种小玩意儿的摊贩,叫卖声此起彼伏,总算有了些热闹气象。
黄淮一路看过去,饶有兴致地和几个摊贩搭讪了几句,问问物价,聊聊风土人情。只可惜,囊中羞涩,看到喜欢的玩意儿也只能过过眼瘾。
就在他逛得津津有味之时,一阵熟悉的、带着浓浓山东口音的吆喝声,传入了他的耳中:
“炊饼!热乎乎的炊饼!谁来尝尝刚出炉的炊饼嘞!”
炊饼?!
黄淮心中猛地一动!这个词,在水浒世界里,可是有着特殊的含义!
他眼前一亮,立刻循着声音的来源望去!
只见在不远处的街边,一个身材矮小、其貌不扬的汉子,正挑着一副沉甸甸的炊饼担子,满脸憨厚老实的笑容,朝着过往的行人吆喝着。
他大约三十岁年纪,面色有些黝黑,额头布满了辛劳的汗珠。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,肩膀被扁担压得微微有些变形。虽然相貌平平,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,但他的眼神却清澈、温和,笑容也朴实、亲切,丝毫没有市井小贩的精明算计,反而透着一股子与人为善的老实劲儿。
是他!绝对是他!
虽然与黄淮想象中可能略有不同,但这副形象,这标志性的炊饼担子……
黄淮的心脏,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!
武大郎!
他竟然……真的在这里,遇到了武松的哥哥,武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