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新政
载初元年,武周称帝,改元天授。明薇以「算学博士」之职兼修国史,在《则天实录》中写下:「朕闻善算者知进退,善治者通古今。今改算学为「天算」,设女科,开民智,以算道治国,以数据安民。」
洛阳太初宫的殿试场上,明薇作为主考官,看着首位女算生走进考场。她叫李锦娘,来自江南渔村,曾用算学改进渔网编织法,使渔获量增加四成。
「题一:若商船从广州出发,经南海至波斯,需测算季风周期、洋流速度、货物配重,如何用算学统筹?」明薇出题时,注意到锦娘袖口露出的渔网纹样。
锦娘不慌不忙,取出自制的「洋流算板」——板上刻着南海海图,算珠代表不同季节的洋流方向。她拨动算珠,结合《九章》「均输术」与《海岛算经》的测望法,竟算出商船最佳出航日期与载重比例。
「妙!」武周拍案而起,「此算板若推广,大唐商船可少翻十艘!」
是夜,明薇在天算监修订《武周算经》,将民间算学成果如「渔网算」「农时算」等收录其中。她想起父亲的遗愿:「编一本让天下人都能读懂的算经。」如今,这个愿望终于实现。
三更时分,银杏送来武周的密旨:「着苏明薇为天算监正,总领天下算学,许开女子算科,破格录取寒门子弟。」
明薇望着窗外的洛阳灯火,算筹在案头投出长长的影子。她忽然想起初入长安时的自己,跪在尚书省门前,怀中抱着残破的算经,眼中只有为父申冤的执念。而如今,她的算筹已丈量过皇宫、高原、星空,更丈量出一个女子在男权世界里的生存之道。
「小姐,」银杏替她披上披风,「您累了吧?」
明薇摇头,提笔在《武周算经》扉页写下:「算学之道,始于一,终于无穷。」这「一」,是父亲教她的第一根算筹,是李治赐的第一份信任,是武周给的第一次机会,更是天下千万女子拿起算筹的第一个瞬间。
窗外,晨钟响起。明薇站起身,算筹袋在腰间轻轻晃动,如同千万个声音在齐鸣。她知道,属于算学的时代,才刚刚开始——而她,将用一生的时光,做那个永远在路上的算学人。
算尽天下
神龙元年,明薇以八十高龄卒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