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"1985, \"(1985年,北京)他笑着取下相框。照片里年轻的他和中国同学们站在未名湖畔,最边上是个扎麻花辫的女生。
\"\"(阿阿姨?)我瞪大眼睛。
原来敏雅妈妈当年陪父亲去中国留学,两人在北大相识。回国后因为家人反对,她烧光了所有中国照片,只有这张被父亲偷偷保存。
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成形。
三天后,酒店大堂突然出现\"中韩友好回忆展\"的易拉宝。我借来投影仪,把敏雅爸爸珍藏的老照片扫描放大,还找来集团里所有中韩职员的老照片。
\" \"(这是什么?)敏雅妈妈站在展厅门口,手里还拎着输液架。
我深吸一口气:\" \"(阿姨的回忆)
她颤抖着走近那些照片,在北大合影前停下。照片里的麻花辫姑娘穿着碎花连衣裙,站在石舫上笑得灿烂。
\"\"(那时候)她指尖轻触玻璃,\" \"(很喜欢中国的)
敏雅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:\"\"
母亲没有回头,但肩膀微微放松:\" \"(婚礼要在韩国办)
\"!\"我抢着答应,又急忙补充,\" !\"(在中国也办一次!)
她终于转过身,目光在我和敏雅之间游移:\" \"(等到明年)
这已经是重大让步。当晚敏雅哭湿了我半边肩膀:\", \"(爽朗啊,我们赢了)
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筹备组出发前一周,敏雅妈妈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。我和敏雅在手术室外守到凌晨,当护士说可以进去时,敏雅已经累得睡着。
病房里,敏雅妈妈虚弱地睁开眼:\"\"(是你啊)
\", \"(阿姨,还好吗?)我笨拙地调整输液速度。
她突然用中文说:\"青岛冷吗?\"
我鼻子一酸:\"比首尔暖和,有暖气。\"
她闭上眼睛:\"敏雅怕冷。\"
我轻轻握住她的手:\"我会把暖气开足。\"
术后恢复期,我每天下班都来医院。有天发现敏雅妈妈在读韩文版《三国志》,就自告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