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】夜雨捣药
铜制药碾在青石臼中缓缓转动,发出沉闷的碾压声。叶徽赤脚踏在冰凉的青砖地上,单薄的白麻中衣被汗水浸透,紧贴在清瘦的脊背上。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与碾药声交织,在这深夜的偏房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他忽然停下动作,指尖轻轻抚过药碾底部一道几乎不可察的凹痕。这具祖传药具自重生以来便随身携带,却从未发现过异常。指节沿着碾槽边缘细细摸索,在触到某个凸起时猛然顿住——
\"咔。\"
一声轻响,药碾底部竟弹开一道三寸见方的暗格。
叶徽呼吸微滞。暗格中静静躺着一张泛黄的油纸,边缘已经脆化,稍一用力就会碎裂。他取来银质镊子,小心翼翼地将油纸展开。昏黄的灯光下,褪色的墨迹渐渐显形:
> 「叶氏鉴:
> 药方已送至英租界康乐里7号,务必在冬至前配成「回阳饮」。倭寇特务盯上叶家「玉壶丹方」,二房三子叛变,切莫信任族人。若事败,毁炉保秘。—— 兄 鹤年手书」
信纸右下角盖着半枚朱砂印,残存的\"叶\"字笔锋如刀。叶徽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——这是前世大伯叶鹤年的私印,他幼时曾在大伯书房见过。
窗外一道闪电劈落,照亮他苍白的脸。
【二】玉壶遗秘
暴雨如注。
叶徽将油纸平铺在黄花梨案几上,取来祖父留下的放大镜。镜片下,墨迹中夹杂着极细的银色颗粒——这是叶家密信特有的\"星砂墨\",遇水不化。
\"康乐里7号……\"
他喃喃重复这个地址,突然起身走向西墙书架。三排榆木书架的夹层里,藏着一册包着蓝布封皮的《叶氏医案》。这是前世他病重时,父亲日夜翻检的手札。
泛黄的纸页停在记载\"玉壶方\"的那页:
「癸未年冬,试玉壶方第三改:雪蛤二钱、珍珠粉五分、天山雪莲一朵……药引缺『回阳草』一味,药效仅三成,徽儿咳血未止……」
字迹旁画着株九叶灵芝的简图,叶片形态与寻常灵芝迥异。叶徽突然想起,前世临终前父亲曾握着他的手念叨:\"若早半年寻到回阳草……\"当时只当是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