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送来,总要评出个菊花魁,惹得满城人附庸。
宋辙刚想带佑儿过去,就在花丛人堆中看见王若禺的身影,脸色沉了些,嫌道:“那王知府也过去了,不如我带你去那楼上瞧?”
“大人这是在躲那知府老爷?”佑儿好奇问道。
“此时不宜被他招惹上。”宋辙说的讳莫如深,像是嫌弃那王若禺至极,带着佑儿就走。
拾箸楼是济南府响当当的酒楼,不仅菜色味道双绝,点心茶饮也具佳,听说先帝出宫体察民情时,偶然喝了楼里的荷花瑶柱鸡汤,一直念念不忘,每年入夏必要饮一碗才好。
先帝修长生之道,常年在宫里打坐,因此这典故大抵是谣言罢了。但拾箸楼的生意因此越来越景气,这些年的菊花魁也都被它家揽了去。
宋辙带佑儿来了二楼靠窗的位置,正好看着泉边热闹景象。
佑儿看着店小二呈上的菜色,全然是挑花了眼,每个小木条上的名字都叫人好奇,一时拿不定主意。
“这清风朗月是何菜?”
小二贴心解释道:“就是青菜豆腐汤。”
佑儿咂舌,看着下头写的价钱竟半吊钱。一道青菜豆腐汤,赶上她的月钱了!
宋辙见她又在计算着银钱,眸中神色霎时春和景明,指着趵突泉道:“上三道你们这儿的特色菜,再将送去的点心端两碟子来。”
小二是有眼力的,方才瞧两人的穿着就知道,必然是公子带着喜爱的小丫鬟出来散心。
送来菜色也全是平日里小姐夫人喜爱的,佑儿吃得欢喜,赞不绝口:“大人你尝尝,这鱼肉嫩如豆腐,实在是妙!”
宋辙尝了一口,才缓缓道:“你觉得好,这八两银子也算花的值。”
多少?佑儿只觉得忽然耳鸣,筷子夹着的鱼肉含泪送进口中。
宋辙见她已然开怀,多日的压抑总算畅然。
王若禺来时就隐约瞧见了宋辙,可周遭众人都恭维靠近,再抬眼去哪里还有宋辙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