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海的渔民曰耕海。都是靠天吃饭的活计。气候不好的年份,吃饭都分大、小月。这个月渔货多就多吃点,下个渔货少,一家人就勒紧腰带,进嘴的吃食够活命就行。
所以简植招募后,给水手的家人留下钱财时,这些水手后生就打定了主意:咬定青山不放松,抱住大腿不撒手。
归航期间,简植把唐刀拿了出来。只说是预防倭寇的演习训练,让水手练习劈砍木桩。生活艰难,便人心尚勇。一帮青壮的娃娃,为了在简植面前争先,三天劈断了船上带的所有木桩。
刘家港,简植一边跟进另外两艘船的进度,一边训练水手。
船多了,船和船之间就需要通讯交流。这个时候最简单的,就是旗语了。简植不懂旗语,就喊来了招募的船长和预定的大副、二副,一起研究旗语的制定。众人集思广益,最后,简编的旗语只包括:前进、等候、左转、右转、进攻、撤退等内容。对于今后使用中会出现的问题,以后再修正好了。
还有半个月完工的时候,简植给所有人放了假。让大家去准备上船远行的个人物品。简植和马胜几人,也回到了西门巷的宅子。
简植让马胜三人和男学生回山村告别,简植准备把男学生都带着出海。学生苏东和王阳的父母,不同意孩子出海冒险。可是见过应天府繁华的两个学生,怎么会安心待在小山村里。这两个学生连应天府都没回,直接找到同在村里的赵士明,三人一起跑去了刘家港。
简植微笑,一句养儿防老,道尽了中国人养儿的心态。可是中国还有一句老话:儿大不由爷。
出发前的晚上,简植正在书房里按照另一世的记忆,描画北太平洋的简图。冯寡妇敲门进了屋。
坐在简植对面,冯寡妇非常正式的对简植说:“简植,我有件正事儿,想跟你说一说。”
简植以为是面包坊的事呢,随意回道:“啥事儿?您说!”
冯寡妇顿了一下,说:“简公子是个有大本事的人。短短年余的时间,就把生意做这么大,以后一定会娶一个富家千金、名门闺秀”
这话不对味儿啊。简植顿时就觉得屋子外面,还有一个人藏在门后。
冯寡妇继续说:“可我们家小玉小玉这名儿,还是你帮着给起的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