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 > 第106章 东晋“硬核纪检”刘隗:“杠精”权臣的悲喜人生(3/4)
    初到江南时,刘隗和王导也有过蜜月期。某次王导重病,刘隗带着药方探望,两人还相约“共扶晋室”。但随着反腐深入,塑料兄弟情逐渐破裂。

    太兴三年(320年),王导堂侄王藉之在会稽强占民田,被刘隗派去的“特别行动队”抓现行。王导连夜进宫说情:“小孩子不懂事”话没说完,刘隗“啪”地甩出地契:“王大人,您侄子今年三十八了,确实是个‘孩子’啊!”气得王导胡子直翘,出门时被门槛绊得差点摔跤。

    三、王敦之乱:一场“清君侧”的黑色幽默

    永昌元年(322年),这一年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王敦,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,突然以“清君侧”为名起兵,而他讨伐名单上的第一名,便是刘隗。

    王敦的檄文,可谓是一篇“小作文”的典范。他在文中给刘隗罗列了十大罪状,每一条都言之凿凿。

    首先,王敦指责刘隗上班摸鱼。

    其次,王敦还控诉刘隗公款吃喝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王敦还指责刘隗私自征兵。然而,刘隗之所以这么做,实际上是为了防备王敦的叛乱。他深知王敦的野心和实力,因此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建康城内乱作一团,刘隗却淡定得像在茶馆听戏。他骑马巡视防务时,还跟围观群众开玩笑:“王大将军这是给我送kpi来了!”结果王敦攻破石头城,刘隗带着200多人狼狈北逃。临行前,晋元帝拉着他的手哭成泪人:“爱卿快跑,留得青山在啊!”——这场景像极了现代职场剧里背锅侠的经典退场。

    四、后赵岁月:胡人朝廷的“高级顾问”

    投奔后赵后,刘隗的职业生涯迎来魔幻转折。羯族皇帝石勒不仅没杀他,反而封为太子太傅。

    于是,刘隗在后赵开启“文化输出”模式。他给石勒讲《韩非子》,把法家思想翻译成羯族谚语:“狼群要有头狼,国家得靠严法。”石勒听得直拍大腿:“刘老师说得对!咱们草原规矩就该这么定!”

    最绝的是教太子石弘读《论语》,把“仁者爱人”解释为“老大要对小弟讲义气”。某次石虎提问:“孔子要是活在草原咋办?”刘隗秒答:“骑最快的马,打最狠的仗,收最忠的小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