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 > 第104章 东晋墨剑儒帅郗鉴:左手锄头右手奏折,顺便拯救个王朝(1/8)
    《七律咏东晋墨剑儒帅郗鉴》

    烽举峄(yi)山砥乱流,儒冠未碍策吴钩。

    犁锋破夜耕星斗,墨刃裁云斥寇仇。

    补阙六韬潜豹略,扶危一纸定龙湫。

    千年犹见灾痕帖,铁画银钩刻晋秋。

    一、落魄贵族的“非主流”人生开局

    如果用现代视角看郗鉴的出身,大概是个“没落富n代”的故事:祖上郗虑当过东汉御史大夫,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委书记;到了他这辈,家底比口袋还干净,穷得只能“躬耕吟咏”——白天扛锄头种地,晚上点油灯读书。这剧情放在魏晋时期,简直像拿着“霸道总裁”剧本却演成了“种田文”男主角。

    不过这位“种田小哥”可不是普通农民。《晋书》说他“博览经籍”,放到现在就是“通宵刷知网论文”的学霸。别人寒窗苦读求功名,他倒好,朝廷几次三番请他当官,他潇洒摆手:“时机未到!”活脱脱一个魏晋版“躺平青年”。直到永嘉之乱爆发,匈奴人把中原搅成火锅现场,郗鉴突然一拍大腿:“该我出场了!”——原来他不是真佛系,只是在等“历史任务”刷新。

    二、峄山创业:史上最文艺的“山大王”

    公元307年,中原大地烽烟四起,郗鉴带着千把号人躲进山东峄山。别人逃难哭爹喊娘,他倒搞起了“灾后重建示范区”:

    军事化管理:青壮年上午种地下午练武,堪称古代版“民兵预备役”;

    义务教育:山洞里开扫盲班,教流民子弟读《诗经》《论语》;

    生态农业:在山腰开梯田,据说还发明了“轮耕轮战”制度。

    最绝的是他的“企业文化”。某日土匪来犯,郗鉴不慌不忙掏出古琴弹了曲《广陵散》,吓得对方以为有诈,掉头就跑。事后他解释:“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部下们恍然大悟:原来读书真的能当武器用!

    琅琊王司马睿(后来的晋元帝)听说这事,连夜派人带着兖州刺史的聘书上山:“先生,东晋集团缺个ceo,您看?”郗鉴掸了掸衣角的泥土,淡定接印:“走吧,该去整顿职场了。”

    三、朝堂“救火队长”的进阶之路

    如果说郗鉴的前半生是“种田文”,后半生就是妥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