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笑谈两晋南北朝:三百年乱炖一锅 > 第42章 前凉武王张轨:西北暖男,中华文化的“快递小哥”(2/5)
坐等三个月跑路。”

    但张轨用实际行动上演了“逆袭打脸剧”。他先给鲜卑人来了套“物理说服”:

    军事套餐:两次闪电战斩首万余,俘虏十万,顺带把匈奴建的破败姑臧城扩建成了“西北cbd”(南北七里,东西三里,人称“卧龙城”)。

    经济手术:恢复五铢钱流通,让百姓告别“手撕布币”的尴尬,还在丝路要道设立“自贸区”,商税直接砍到零。

    人才特招:发公告喊话中原流民:“来就送户口+耕地!”结果洛阳、长安的难民拖家带口往西北跑,场面堪比春运。

    不到三年,凉州gdp暴涨三倍,张轨也被百姓编成rap传唱:“张刺史,会种地,修城墙,发铜钱,我家粮仓顶破天!”

    二、“乱世暖男”的治国秘籍:左手刀剑右手《论语》

    1 人才战略:打造“凉州梦之队”

    张轨深谙“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”,他的招聘广告堪称古代版猎头神操作:

    本土派:重用宋配、阴充等凉州豪族,给钱给权给面子

    逃亡派:为中原士族建“武兴郡”安置小区,配发学区房

    技术流:重金聘请西域工匠,在姑臧开起了“跨国技术交流会”

    最绝的是“人才举荐kpi”:规定各地官员每年必须推荐三名贤才,完不成扣年终奖。于是凉州官员个个化身星探,连酒馆老板都兼职猎头。史书记载当时“避难来者日月相继”,中原名士索靖、泛腾等组团来投,堪称五胡时代的“人才西迁运动”。

    2 文化复兴:给中华文明上“保险”

    当中原陷入“焚书真人秀”时,张轨在西北搞起了文化复兴工程:

    教育基建:州郡县三级官学全覆盖,羌族儿童和汉族书生同桌背《论语》

    典籍抢救:派百人团队抄写洛阳残存典籍,建起“河西图书馆”

    艺术融合:把中原雅乐和龟兹胡舞混搭,创作出爆款ip《西凉乐》

    最骚的操作是“文化带货”——商队沿着丝绸之路,既卖丝绸瓷器,又送《诗经》《周易》手抄本。陈寅恪考证发现,后来北魏灭凉时搬走的典籍,直接催生了北朝文化,可谓“凉州打个喷嚏,中原文化抖三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