籍里,弟弟刘琨是最强外挂。当并州刺史空缺时,他力荐弟弟北上抗胡,表面上是“举贤不避亲”,实则是给司马越集团在北方安插钉子。刘琨在晋阳城“闻鸡起舞”的故事背后,藏着兄长在中央的运筹帷幄:
军饷不够?刘舆挪用扬州税银;
兵力不足?把流民武装打包快递;
甚至亲自写信教弟弟:“对付匈奴要学灰太狼,打不过就跑,跑了再回来骚扰。”
但这对“政界合伙人”也有翻车时刻。当年因嘲讽孙秀差点全家领盒饭,后来刘琨误杀忠臣令狐盛导致父母惨死,暴露出世家子弟的致命短板——把傲慢当个性,把任性当率真。刘舆虽然教会弟弟写《扶风歌》,却忘了传授职场生存法则:“你可以看不起同事,但至少要装出尊重的样子。”
五、历史评价的ab面:是乱世能臣还是精致利己者?
翻开《晋书》,刘舆的画像就像美图秀秀和原相机的对比照:
美颜版(官方认证)
行政鬼才:能背全国兵簿,堪比人形数据库
维稳专家:设计诛杀成都王余党,避免邺城暴动
战略大师:布局北方防线,延缓匈奴南下
原相机版(民间野史)
权斗猎犬:建议诛杀缪播、王延,被称“司马越的清道夫”
生活糜烂:强纳同僚遗孀,引发桃色纠纷
双面间谍:被扒出曾给五位王爷当过幕僚
现代历史学家给他贴的标签更犀利:
西晋pua大师(对老板疯狂画饼)
古代时间管理大师(同时周旋多个势力)
初代职场绿茶(害人还要立牌坊)
六、黑色幽默的历史剧本:打工人的终极归宿
永嘉三年(309年)的某个深夜,刘舆正在书房写《关于彻底清理敌对势力的十条建议》,突然感到后背剧痛——多年高压工作引发的毒疮终于爆发。这位刚帮司马越扫清障碍的“首席打工人”,在47岁这年猝然离世。朝廷追赠骠骑将军,赐谥号“贞”。这个本该表彰忠贞的称号,用在八面玲珑的刘舆身上,仿佛历史开的荒诞玩笑。
更讽刺的是,他死后不到两年,匈奴人就攻破洛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