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富吗?”
更离谱的是,这位爷的娱乐项目堪称“暴虐版《奔跑吧兄弟》”——剪断马鞍束带看人摔跤取乐,把劝谏的臣子坐垫里藏针扎得血流如注。史书记载他“奢残巫忌”,不仅沉迷占卜算卦,还因忌讳太多,连东宫装修都要看黄历,活脱脱一个“封建迷信头号玩家”。
三、贾后的“剧本杀”:一场醉酒引发的血案
如果说司马遹是“作死小能手”,那贾南风绝对是“宫斗大魔王”。这对继母子的恩怨,堪称西晋版《权力的游戏》。贾后先是用“捧杀”战术,派宦官怂恿太子:“殿下青春年少,就该吃喝玩乐!”转头又给亲外甥贾谧开小灶:“太子早晚要凉,咱们得早做打算。”
公元299年的冬天,贾后终于祭出“绝杀剧本”。她假传圣旨召太子入宫,派美女灌他三斤烈酒,趁其醉醺醺时递上“造反小作文”:“父皇母后快退位,不然我亲自来废!”司马遹迷迷糊糊照抄不误,还贴心地补上签名——这份醉后“墨宝”,成了他谋反的铁证。
次日朝堂上,贾后导演的“大型社死现场”如期上演。大臣们传阅太子“亲笔信”时集体沉默,只有张华硬着头皮质疑:“这字迹像太子,但文风像潘安啊!”(暗指贾后御用写手潘岳伪造)可惜晋惠帝只会复读:“皇后说得对……” 最终,司马遹被废为庶人,关进金墉城开启“铁窗泪”模式。
四、厕所里的终结者:被药杵砸死的末路太子
被废的司马遹,遭遇了史上最憋屈的死亡方式。贾后派太监孙虑逼他服毒,他却坚持“养生理念”,打死不喝。气急败坏的孙虑抄起捣药杵,在厕所里上演“全武行”,硬生生把23岁的太子砸死在茅坑旁。消息传出,宗室诸王纷纷以“为太子复仇”为名起兵,拉开“八王之乱”序幕——这位废太子的血,竟成了西晋王朝崩溃的催化剂。
颇具讽刺的是,贾后倒台后,朝廷又追封他为“愍怀太子”,厚葬显平陵。可惜这些死后哀荣,比起他生前“卖肉太子”“厕所暴毙”的荒诞标签,显得苍白无力。
五、历史评价:一场“天才陨落”的罗生门
司马遹的悲剧,是个人选择与时代洪流交织的产物。有人说他是“自毁型天才”,幼年聪慧却被权力腐蚀;也有人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