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明显。
但一旦进入超近距离的狗斗状态,隐身性能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。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,都属于近身格斗的范畴,在这种情况下,战机飞行员通常依靠目视进行攻击。
这样一来,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隐身性能带来的巨大差距。
刘国栋先是肯定了这名飞行员:“嗯,这个建议不错,和我们之前讨论的方向差不多。”
随后话锋一转,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“不过,敌机为什么会跟我们近身格斗呢?我们又要怎样才能和敌机拉近到近身距离呢?”
前面那名飞行员提出的方案虽然有一定道理,但实现的前提是能和敌机近身格斗。
可人家是四代机,隐身性能好,擅长超视距攻击,怎么可能轻易跟你近身格斗呢?
听到总指挥这么问,刚才发言的飞行员沉默了。
过了一会儿,这名战- 8飞行员开口了,语气中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。
“八换一。”
“哦?”刘国栋听到这个回答,顿时来了兴趣,“详细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飞行员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他和战友们连夜讨论出来的战术。
“根据现有的资料,敌四代机采用内部弹仓装载导弹,所以隐身性能非常强。”
“不过,在发射导弹的时候,它的内部弹仓会打开,这就会导致其隐身性能在短时间内下降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的雷达就能暂时锁定它。”
“这,就是敌机的破绽所在!”
飞行员语气坚定,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。
刘国栋继续追问:“那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个破绽呢?”
飞行员看了看身后的战友们,接着说道:“报告!具体战术是这样的。”
“战斗开始后,敌人会从超视距范围发射导弹攻击我们。”
“在它发射导弹的那一刻,我们就能发现它的位置。”
“除了被攻击的那架战- 8,其他战机都要朝着敌机的方向加速前进。”
“就这样不断重复,我们就能逐步锁定敌机的位置,缩短与敌机的距离,直到进入近身格斗状态。”
“敌四代机最多能挂载八枚导弹,也就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