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郎,找你大哥他们过来,咱们把这些玉兰树挖回去。”
“爹,那你等着,我回去喊人。”
玉兰树,大大小小,赵清虎一共找到了六棵,毫不客气,全都挖走了。
最大的一棵,有碗口粗,赵清虎让大郎他们,绕着树根,挖了一大坨护根泥。
众人合力才给抬上了牛车,把车辙子压的很深。
前面拉,后面推,这才成功把这棵玉兰树运回了家。
大青都累的气喘吁吁,可把老余心疼坏了,连忙弄了水,还有豆渣搅拌鸭蛋给它补了一补。
六棵玉兰树,赵清虎全都种在了院子里面。
随着秋分临近,田地里面的活再次多了起来,赵清虎也没闲情逸致去秋钓了。
连在铁匠铺定制的鱼钩,都是三郎帮他带回来的,暂时闲置。
哈密瓜全都收了,三十六株,收了一百多个瓜,吃不完,除了储存在地窖里面,赵清虎私下藏了一些在空间内。
这东西虽然外表难看,但是,它是真的甜啊。
若不是没时间,赵清虎都打算干脆把这些哈密瓜砸了,取了瓜子留种后,用来熬成糖浆。
棉花地已经到了收获的末尾,只剩下最上面的三根分叉上结出的棉花,没有彻底开裂。
而种油菜的时节已经到了。
赵清虎查看棉花地的时候,用脚踢了踢已经逐渐板结的地垄,他意识到了,想要让棉花跟油菜轮种,不翻地不可能。
而且,也等不到所有的棉花全都开裂。
最多拖延到九月底,必须把棉花全都拔了,再翻地,种上油菜。
油菜种的太晚,积累的能量不足,会在冬天被冻死。
“大郎,棉花地再摘两次,月底的时候,就把棉花拔了。”
“爹,还有不少没开。”赵大郎道。
“没事,棉花杆弄回家,晒上几天就好,没开直接剥开就是。”
“好的爹。”
“水田里面的油菜先种上,大豆也差不多要收割了。”
这样算来,还真的是一波小农忙啊。
其他人家,只需要收豆子种上冬小麦就好。
他们家不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