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> 第108章 制作酒曲(2/4)
者混合加水,揉搓成干面团。

    最后取来木桶,垫上稻杆,把酒曲揉搓成小球,一层一层叠放,一层小球一层稻杆。

    木桶用棉被裹起来,放在火桶上。

    火桶是木工活,大部分庄户人家准备火桶,是给小孩、老人过冬用的。

    小孩、老人身体差,冬日寒冷,需要给他们烤火。

    这火桶的构造有好几种,赵清虎用的,就是其中一种,是大型的单人座。

    上面是座位,还有靠背呢,隔着一层木板,下面就是中空的,直接接地的,造型就是倒扣在地上的水桶。

    冬天的时候,这就是取暖神器。

    灶火里面铲出燃烧剩余的火炭、草木灰,搁在火盆里面,火盆事先放上草木灰,加上一层瘪犊子稻谷。

    就是秋收时,从扬谷风扇车里面扇出来的,只有外壳没有米的瘪犊子。

    这东西,耐烧。

    当然了,你们家条件好,你也舍得,可以用米糠。

    反正都是一样,是稻谷壳。

    炭火铲在稻谷壳上,再覆盖上一层草木灰,火盆就成了内部阴燃的持续发热装置,一盆火能烧上几个小时。

    火桶的取暖原理就是这样来的。

    而酵母发酵,最好的温度是三十三度。

    所以,发酵的木桶,不仅要用棉被裹上,下面还要放上火盆。

    隔着火桶跟木桶,进入木桶内的温度不会太高,还能保持温度,刚刚好。

    日后做酒糟的时候,也要用上这火桶,同样的办法。

    毕竟,这个温度,是酵母菌最为活跃的温度。

    “爹,我没看明白。”

    等火桶安置好,叮嘱谢娘子,上午下午换一次火盆,晚上也换一次,刚好跟家里面三餐烧火对上。

    烧完火,做完饭,把灶膛里面还没完全燃烧的炭火铲进火盆就行,不用特意照顾。

    可赵三郎没看明白啊!

    “半个月后,木桶里面出来的小球就成了酒曲。”赵清虎道。

    “啥?”

    赵三郎直接懵了,酒曲?

    老爹弄的这个是酒曲?

    不会吧,我的天呐,酒曲啊,他可不敢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