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头你拿点东西去大爷爷家,让他给两个孩子取个大名,过年的时候让他们都上族谱。”
赵大郎点头如捣蒜。
原本这两个孩子,瘦瘦弱弱的,都担心养不活,只取了个贱名,没有大名。
如今眼看着补了回来,脸上也有了血色,身上也开始有肉了,不会轻易夭折,也该是时候取个大名上族谱。
等大家都吃好了,赵清虎跟着赵大郎他们去了开荒的地方。
村长给他们划的开荒地在一处山坳里面,不是什么好地方,夏天来这里耕作,绝对要热死人。
开垦好的水田 大大小小,一共有三块,加起来大概有五亩,已经开始蓄水了。
赵清虎满意点了点头,随即抬手指了指一处地方。
“这里你们平出来,长宽大概三十步就好,地势做高一些,别被水淹了!还有,这山坳蓄水不容易,你们再出点力气,挖一个小池塘,等梅雨季节来了能蓄一些水。”
原主是干农活的好手,加上赵清虎脑海中现代的种植知识,知道种植水稻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。
大渊朝的农业并不发达,根本算不上精耕细作。
赵清虎打算用育苗、插秧的办法,来提升水稻存活率,以此来增产。
此外,选种也有讲究,等时候到了,他会一一交代给赵大郎。
看了看两旁的山势,不是很陡峭,都是小山丘,若是能找到水源,这两旁的荒山完全能开垦成梯田种植。
若是水源充足,开垦出来的梯田绝对是良田。
此外,赵清虎让他们平出来的地方,可以用来堆肥。
堆肥出来的有机肥,可比粪肥好多了,刚好用来养养地。
可惜,堆肥需要的时间长,不能赶在春耕之前养这些开荒出来的水田。
只能等栽种之后,等到水稻抽穗的时候肥一波,所以要准备不少。
五个大小伙,开始用尖锄头开挖,侵蚀两旁的小山丘。
赵清虎站在高处看了看,这个山坳不错,距离竹溪有些距离,即便是竹溪泛滥,水也到不了这里。
不过,就是水源不好解决,只能挖池子筑坝,截留从山丘上流淌下来的雨水。
若是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