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后,
李渊踩着青石御道,来到武德殿后院,齐王元吉和齐王妃杨氏拜迎。
“齐王妃,元吉这半年书读的如何?”皇帝问儿媳。
“殿下这大半年来都没怎么出宫,每日不是习槊练箭,就是读孙武,偶尔娱乐,也是和侍卫们打马球。”杨妃说道,她今日流云髻斜插数支金钗,天青色碧襦裙外罩藕荷色披帛,手臂上几支金钏若隐若现。
这位杨妃出身弘农杨氏,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,如今侍中、观国公、检校凉州总管杨恭仁侄女,也是名门望族出身,不仅长的美貌,且很知书达礼。
偏丈夫齐王元吉长相最是丑陋,鼠目鹰鼻、尖嘴猴腮,甚至长了一脸赤须,当年其生母窦氏生下元吉,产婆把元吉抱到她面前,窦氏都被那丑样吓一跳,直接想要抛弃,还是乳娘陈氏偷偷养着,等到李渊回府才抱出来。
“朕把延康坊前朝宰相杨素的宅子赏赐给你们,再过几个月也能装修好了,到时你们也搬过去。”李渊看着元吉,还总是气不打一处来。
“父皇,二哥马上要领兵出征洛阳,儿臣不想去稷州守着旧宅,儿臣想上战场,不管随二哥出征,还是去山南李逸或是孝恭那,都行。”
去年弃太原出逃,确实是洗不掉的耻辱,他现在也是深为后悔,早知道李逸能在浩州守住,他又何必逃跑。
李渊看着元吉,恨铁不成钢。
他如今虽又生了几个儿子,可成年儿子就三个,也不能事事都依靠二郎。
但有上次并州前车之鉴,李渊也不敢轻易放元吉再出镇一方。
这次让他拜侍中、加襄州道行台尚书令,其实也只是来试试风向,看看大家是不是还那么讨厌元吉。
先安排个稷州刺史,其实就是个过渡。
“你明天就去稷州上任,没有朕诏令不得回京,到了稷州好好干,要是一个小小的稷州刺史你都当不好,那你也休提其它。
到了稷州,若是再跟在晋阳一样胡来,朕打断你的腿。”
“儿臣已知错,不敢再犯了。”
“哼,念你年少,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,只要你在稷州表现好,朕以后自然还会再给你重任。”
“父皇,儿臣宁愿在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