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374章 李逸兼检校侍中(4/5)
理由,为何而战。

    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,而且也带有几分运气。”

    对这话,霍玉深表赞同,她与儿子统领一支义军,转战千里,大小百战,经历各种生死,说到底就是先天不足。

    他们始终是贼,既难以有稳定的根据地,也缺乏一个纲领。

    就是随波逐流,到处流窜。

    霍玉望着李逸,“当年你也曾云游云河北,我怎么就没能碰到你呢,若是那时把你抢到军中,让你做为军师,我这些年也不至于如此颠沛流离吧。”

    长安。

    李渊看着面前的地图,

    邓州总管府七州收复,显州总管府三州收复,随州总管府三州收复,如今山南仅剩下一座襄阳城而已了。

    黄州总管周法明不仅出兵协从,甚至还拿下了安州、沔州,生擒萧铣一个总管一个刺史。

    卢祖尚和杜伏威也各派兵来山南听令。

    李大亮也是表现了得,统领一路兵马,横扫襄樊。

    连萧铣都不敢逆其锋。

    皇帝让李逸出兵山南,给他三万人马,也只想着这路偏师,能够收复被王世充趁机夺取的襄邓,

    谁能想到,这支偏师,现在在山南如此声势雄壮,更是连取萧铣的鄀州、安州、沔州三州。

    接下来汉水东岸的郢州、复州,也有机会拿下。

    这样萧铣汉江以南长江以北,就只剩下荆州了。

    出乎意料啊。

    这次山南之战,又显露出李大亮这么位人才。

    “授李大亮为安州总管,使持节,安、郢、鄀、沔诸军事,封武阳县侯。”

    皇帝目光望向殿中的儿子齐王元吉,一番犹豫后,还是继续开口道:“罢撤显州道行台,新置襄州道行台,

    统领荆襄、南阳等山南诸州,

    以齐王元吉为侍中、襄州道行台尚书令、稷州刺史。

    晋国公李逸为襄州道行台左仆射、襄州刺史,河间王孝恭为行台右仆射、信州总管。通州总管李靖为行台长史,安州总管李大亮为行台司马。曹国公李世绩为邓州总管、行台兵部尚书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一连串的任命宣读。

    有些让人措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