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。
李逸和李大亮在内乡分兵后,东进菊潭。
这里去年四月朱粲烹唐使散骑常侍段确,然后屠菊潭城,烧掉大唐封他楚王诏令,北上洛阳降王世充,一年多的时间过去,菊潭城还是残破不堪,
流民占据着城池,路边到处是无人收殓的白骨。
李逸军至,扎营城外。
吕嗣稠、韩立、岑宁等众南阳豪强子弟,早已经在此等候。邓恽之前打头阵到内乡拜见,获得李逸嘉奖,并授以淯州刺史,这也安定了南阳各大族之心。
于是这次吕嗣稠等都来了,而且都还带了许多船粮来,各家都纷纷载着麦粟、猪羊前来。
中军,
六杆大纛旗立于帐前,两边各十二面战鼓、铜钲,还有一面面绣着李逸官衔的认旗。
大帐内,
双旌双节供在上首。
李逸一身鎏金绢甲,华丽而又威严。
他目光打量着一众南阳豪强代表,全是些年轻人,正是这些年轻人果决而又胆大,不像他们的父祖守旧而谨慎。
“尔等都是国之栋梁,也是地方之基石,快快免礼,请坐。”
一众人落座。
李逸挥手,
行军司马李弘节拿出一个卷轴,当众宣读。
“授吕嗣稠为宛州刺史、岑宁为郦州刺史、韩立为弘州刺史、张简为邓州长史,赵安为宛州长史······”
各州州兵、各族部曲,点选府兵。
各家的子弟,李逸基本上都有任用,如吕嗣稠邓恽等此次反正带头的,或授刺史或授长史司马,或授县令,余者也或授队正、旅帅、参军等。
他们的父兄,也都各有安排。
李逸还特意组建了一个邓州总管府牙军,以自己带来的禁军、子弟部曲为骨干,担任各级军官,而以南阳上三等户的良家子为牙兵。
这支牙军数量倒也不多,就一千人。
但也几乎把南阳七州的豪强大多纳入,家家都有子弟为牙兵,实际上这既是给他们机会,让他们能够跟着征伐立功,也同样是留为质子。
大家心知肚明,却也无人反对。
韩立被授为弘州刺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