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初,前朝的著作郎陆从典,还有大儒颜之推之子颜愍楚都住在南阳,朱粲强征他们为幕僚,一开始还挺客气,待之如宾。可后来缺粮,却将二人烹食······”
南阳人深受朱粲之害,他势力强盛时,在南阳冠军县称楚帝建国号,地方上这些豪强也是被迫纳钱粮送人质甚至是送女子充实他后宫。
但朱粲最让人可恨之处在于,他这人从无信用,随时可能翻脸无情。而且他的怒火是难以承受的,他动辄把你全家都给烹食。
所有人在他阴影下都瑟瑟发抖,没有人会真正喜欢完全不讲规则行事的人。
“当初长安天子几次派人来抚慰山南,我们南阳地方大族都是积极响应,可朱粲卷土重来时,我们也被报复的很惨,要不是有堡寨,我们只怕早被屠绝。”
李逸知晓南阳豪强们底细,
他们不是靠着堡寨抵御住了朱粲等的攻击,而是这些豪强一边退守堡寨,一边缴纳钱粮,送上人质,这才能生存下来。
这种事,也没什么可说的,乱世嘛,生存第一。
内乡在隋朝时,并不隶属于南阳,而是跟武关以西的丹水、南乡,以及汉江的郧乡、武当、均阳等置为淅阳郡。
而在如今,
朝廷在南阳地区,设立了七个州,有的州甚至只辖一个县,比如郦州只辖新城,弘州只有菊潭,这也都是战乱之时,为了安抚那些地方军头、豪强们而设。
毕竟刺史总比县令头衔高的多。
将来天下一统,肯定要裁并掉那些州,甚至是并掉许多县,但如今,暂时用不着管。
多些州、县,才更好安置这些地方军头、豪强们。
“听说穰城起事,邓兄也是四处奔走积极联络,兄祖父又是朝廷营州总管,对朝廷忠心耿耿。
本总管现在表奏你为淯州刺史。”
邓恽有些激动的应下,虽李逸此前已有告示,擒斩贼刺史、县令,夺城归附,授刺史、县令等,但他没想到李逸真能彻底兑现。
他也没奢求邓州刺史,更没想过邓州总管,毕竟李逸兼着邓州总管、刺史。
淯州,在南阳北部,淯水上游,后来的南召一带,仅辖向城、武川两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