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365章 山南节度使(3/5)
了。

    大富就把他弟大贵带上了。

    刘黑子没有族人,那就带上奴隶和佃户,带了五个。

    罗五也带上了两个堂弟,三个奴隶。

    他们说的好听是要为国家效力,其实就是想在战场上多立些功,甚至是能多抢掠多分一些缴获。

    这也算是府兵出征的惯例了,哪个军官不带子弟部曲呢,就连普通府兵,如果是那种好打的仗,一般也会带上子弟志愿从征的。

    李博义李奉慈两郡王,更是一人带了三百骑马家丁,行营一配发铠甲、弓弩,那就是骑兵了。

    李孝恭李文相郭孝恪几人虽说有点丧家之犬的样子,可这次出征,也一人带了五十骑。

    就李大亮和李弘节只带了两家丁。

    按理说李大亮曾祖曾任尚书,祖父是刺史,他爹也曾是朔州总管。他家妥妥的关陇军事贵族豪门,可他却很淳朴。

    据说他当官不但不贪,甚至把自己的坐骑都卖了给百姓买种子。俸禄也全都用来救济亲戚和贫困邻居,是一个异类。

    旌旗猎猎,

    李逸检校三军。

    正编是一万两千五战兵,

    可实际上军官们的子弟、部曲,还有志愿从征的府兵子弟,加东宫和秦王府拨的四百精骑,

    又让他麾下增加了一千二百骑兵,以及六千左右的志愿子弟。

    尤其是天子元从禁军,人人都带了至少一个子弟或部曲随征。

    李逸的麾下,差不多有了两万人。

    天气很热,

    但士气正盛。

    李逸身后,六面皇帝赐下的总管大纛旗立着,还有数面认旗,上书各式官衔。

    “使持节!”

    “山南道安抚使!”

    “检校显州道行台尚书令。”

    “益州道行台左仆射!”

    “汉水道行军总管!”

    “检校邓州总管!”

    “特许便宜行事!”

    “特许承制封拜!”

    “上柱国!”

    “镇军大将军!”

    “晋国公!”

    “右光禄大夫!”

    “参旗将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