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寂更是差点把李渊基业给葬送了,太子在原州,也是没打仗就弄的两万人马逃了一万。
马车行走在关中道路上,
沿途有地方官吏军民提前整修道路,黄土垫道净水洒路,倒也没那么颠簸和尘土飞扬。
李渊让封德彝把诏令交门下省审议,尽快颁下。
“听说你棋下的不错,咱叔侄手谈一局。”
皇帝的辂车很宽敞,也很舒适,只是李逸觉得有点拘束,“只会些皮毛,刚入门的水准。”
“其实我棋下的也一般,臭棋篓子,也就裴寂喜欢哄我开心。”
摆开棋盘,君棋对奕。
李逸的水平还是可以的,但他发现皇帝的水平更高。想想倒也是,下棋很考验眼光格局,得能谋划布局,光走一步看一步是不行的。
李渊开国之君,不管史书再怎么贬低他,但李逸认为李渊水平绝对是中国帝王里的中上水平。
皇帝虽投的胎好,投在八柱国家,可他七岁丧父,他出生时其实李家已经有些衰败了,少年时寄养在姨夫杨坚家。
十来岁给称帝的姨夫做侍卫,此后历任谯歧陇三州刺史,也是得到了锻炼的,在表弟杨广继位后,他又历任荥阳、楼烦两郡太守,后来转殿内少监、卫尉少卿,转为武职。
杨广征高句丽,李渊转运粮草。
天下大乱,李渊开始镇守地方,从镇守弘化郡,知关右诸军事,到山西、河东黜陟讨捕使,再到升右骁卫将军,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、太原留守、晋阳宫监,
李渊的仕途经历相当丰富,官场纵横四十年,相当了得。
堂舅张河都说皇帝是素怀济世之略,有经纶天下之心,见人一面,不论贵贱,既能十数年不忘。
这是一个老谋深算,十分有手段的人。
这也是李渊当初虽起兵较晚,可他南下时,不断有人积极主动的投奔他,人还在河东,关中已经有许多支人马拥护他。
进了长安后,各地都有许多隋朝地方官将,前朝贵族支持。
其实看李渊给儿子取的名字,建成、世民,这一看就是很有抱负的。
李逸连输三盘,
不是让,是真下不过,他也只是以前跟着女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