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唐这两年一直没有越过石岭关,连雁门关、楼烦关这样重要的边关都放弃,也都是因为起兵之初就是得到突厥人支持,因此一直没去打破旧有的形势。
甚至明知刘武周就是突厥人养的狗,也一直没动他。
就是不想跟突厥人起冲突。
但现在突厥人已经撕破脸,那干脆就收复并州以北诸州,灭了刘武周。
刘文静对突厥很熟,曾多次出使突厥,跟那边说的上话,他提出的这个建议,还是比较中肯的。
可裴寂却反对。
他主张出兵救援介休,增援太原,收复榆次,击退刘武周,回到战前状态即可,不宜跟突厥人直接开战。
“刘武周也仅是派了其妹夫宋金刚率三万人南下,还用不着动用秦王,派员大将率兵北上增援即可。”裴寂提出。
李渊心里也还抱着一丝侥幸,
毕竟处罗可汗也还没对大唐正式宣战,只是派了一万人随同南下。
经过一番思索,
李渊决定先不动用李世民,
二郎能打,但经历泾州一战后,李渊现在是能不用二郎就不用。
“裴监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?”
“臣举荐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军总管,统兵两万北上解介休之围,增援并州。”
李渊对这个人选稍有犹豫。
李仲文是李密的叔叔,当年八柱国家之一的李弼有六个儿子,个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,其中李仲文的父亲李衍就非常能打。李仲文将门出身,虎父无犬子,也很能打。
隋末受李密造反影响,只能在关中举旗,也拉起了一支人马,后来接受平阳公主招揽,如今官居太常少卿。
“李仲文曾出使突厥,和突厥较熟。”裴寂又说了个用他的理由。
潜台词就是突厥人还可以争取,不一定就非要全面开战,让李仲文北上增援并州,打刘武周,争取拉拢突厥。
“好,就以李仲文为行军总管,率兵北上太原。”
“陛下,臣再举荐一人,太子左卫率浅水县公李逸,可为行军副总管。”裴寂笑呵呵的接着道。
“李逸?”
“陛下,李逸可是员福将,随秦王泾州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