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209章 金殿捉刀诗换胡姬(4/7)
也赶紧写一首,一会我们一起交。”李博义道。

    李逸提笔,也写了一首。

    “北风吹雪四更初,嘉瑞天教及岁除,半盏花椒犹未举,灯前小草写诗赋。”

    一杯花椒酒,三首贺岁诗。

    李奉慈兄弟俩连连叫好,“无逸大才,厉害。”

    很快,内侍来收诗,

    皇帝让几位宰相重臣一评,挑出其中优秀的让内侍诵唱,并予以赏赐。

    民部尚书刘文静拿着一首诗,“这首诗不错,应景又喜庆,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秦王所作。”

    李渊伸手,“哦,让我瞧瞧二郎的诗。”

    “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阶馥舒梅素,盘花卷烛红。其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。”

    “嗯,不错,写出了宫廷除夕守岁的欢乐景象,寒去春来,梅花飘香,烛火通红,君臣在新旧岁交替之际的欢乐,好诗。”

    于是内侍遵旨把李世民的这首贺岁贴在了屏风上。

    “夷,这两首诗也还不错啊。”纳言陈叔达拿着两首诗。

    正是李逸帮李奉慈兄弟写的那两首,

    “今宵是除夕,明日又新年,风霜催腊尽,梅柳得春先。”

    “今岁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。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”

    李渊听后,也是点头,“这两首诗意境很相似,都属上乘,就是感觉好像没写完。”

    萧瑀则道:“此两首诗的意境不错,但感觉是出自一人之手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

    李奉慈在下面脸色不太好看了,李博义也是绷紧了脸。

    李渊问,“这两首诗谁做的?”

    陈叔达看了纸上的题名,“陇西郡王博义和渤海王奉慈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两名字,殿中响起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李渊面色也不太好看,他可是很清楚自己这两侄儿是啥能力,打小就是他抚养在府中的,不学无术的纨绔,怎么能做出这样的诗来。

    “十三,十七,上来。”李渊喊道。

    哥俩向李逸投来求救的目光,李逸也没想到,这么多人奉旨做诗,怎么还就能选上这两篇他胡乱拼凑的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