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真搞的拉人妻女抵债这事,他也做不出来。
李逸仁义,乡人知恩,
年前一个个都主动登门来问候李逸,能还多少是多少,还不上也主动说明原由。
“大家的难处我也能理解,谁没有个遇到难处的时候,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,很快会好起来的。”李逸很大度,
反正他也不靠放贷收息赚钱,
乡党们借的那点钱粮,他也不在意,他借贷早定了规矩,救急不救穷,真有急需困难的乡党,他会借贷帮忙的,
利息嘛也不是很高,半年为限,四分息。如果到期偿还不了,也不会利滚利,最多利息到本金一倍就不再计。一笔债,二十五个月后就到底了,不再计息。
当然,旧债不偿,以后也不会再借新。
有人带了礼来的,虽说只是些不值钱的东西,比如自己编的柳筐竹篮,或是挑来一担柴,或是一篮萝卜白菜,又或是两束稻草,
一一打招呼,
每人能跟李逸说上两句都很高兴,特别是那些还欠着李逸钱粮的,亲耳听到李逸说不急,心里也算放下一块大石头。
应付了一拨又一拨的人,
外面风雪越来越大,可来的乡党却没见停。
本里的百户乡邻,几乎家家都来拜访,而本乡其余乡的百姓,甚至还有其它乡的,也不少人特意来拜访。
厨房里烧火的丫头就没停过烧水,
端茶倒水的丫头,更是煮了一壶又一壶的茶,
各种果子、坚果等也是上了许多遍。
这样的应酬,虽然李逸觉得有点喧闹,但也觉得充满人情味。
中午,
煮疙瘩汤喝,
许多乡党都主动的谢绝留饭回家了,只有一些管事,还有如郭二郎、冯乡佐等一些留下来。
简单的吃顿午饭,喝了杯茶,李逸便告辞大家,
他得回长安了,
今晚除夕,他都不能在家守岁,
皇帝今晚要在宫中设宴,召一些王公大臣和勋戚近侍赴宴,一同守岁。
李逸就在邀请之列。
能受邀参加宫宴守岁,可是难得的荣宠,而且明天新年正旦,会有大朝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