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,让他接应。
可对外,他却到处宣扬要前往洛阳。
贾闰甫单骑逃到熊州,禀报右翊卫将军、原国公史万宝,告之事变。
史万宝认为李密是个枭雄,王伯当又有万夫不当之勇,两人手下又一意东归,只怕难以敌挡,不如坚守城池。
总管盛彦师却没把李密放眼里,向史万宝要了五千兵,没往洛阳方向追击,反而是往南面熊耳山而去,埋伏在险要处。
他早识破李密去洛阳必是假的,洛阳王世充可是他死敌,他必然是去旧部襄城张善相处,而去襄城必经熊耳山。
果然,
不久后李密王伯当只带了千把人前来,其余大部都被他派往洛阳方向吸引注意力了。
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一切都被盛彦师料中。
当他们千余人穿行在狭窄的山谷中,伏兵突然杀出,上面箭如雨下,四面刀兵枪兵跟着拦截,
最后李密王伯当千余人,全都被杀,两人首级被砍下,函送长安。
“倒是便宜了那个盛彦师,大业末也不过是个澄城县长,先前也只是个行军总管、四品骠骑将军,
斩杀李密、王伯当,陛下直接册封他为葛国公、授武卫将军,继续镇守熊州。”
李逸听了都很羡慕,
四品的骠骑将军,捡了这么个天大便宜,就册封国公,晋从三品职。
长孙无忌也说,“早知道我向秦王借三千兵,去熊州拦截,这会我也是国公了。”
长孙无忌的父亲就是长孙晟,不仅箭法好,还是出色的外交家,不过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时,长孙无忌兄妹还年幼,母亲又是续弦,导致他们被兄长赶出家门,
他很渴望能够建功立业,
若是能挣得个国公,老三长孙安业那个酒鬼无赖,还敢在他面前摆什么长兄架子?
“既然李逸你当初算到李密反会,甚至都算到他会在陕州反,为何你却劝大王不插手此事呢?
如果秦王出手斩杀李密王伯当,平定叛乱,那不也是大功一件?”
李世民笑笑,
“陕州、熊州、谷州都非我辖下,如今陕东道行台,也仅辖河东而已,”
“那还不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