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164章 义不理财(4/5)
    “有,还不少呢,有的是家里人生急病的,有的是丧葬嫁娶大事的,还有就是过冬没粮、没衣的,”十娘答道。

    “若是乡里乡亲,缺衣少粮来借贷者,借一两千钱或是一二斗粮,咱就少收点利,或是不收。”李逸道。

    姬氏在一边道:“阿郎虽心善,照顾乡党,但这样也坏了规矩的,可以少收点,但不能不收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乡下地主大户借贷钱粮,借钱月利至少是十分,甚至大多数是短期贷。

    倍利的那都还不算高,不少短期的个月就利一倍了。

    有的还要借贷先扣利息,谓出门利,还有到期便利滚利的驴打滚。

    至于借粮,一般是春借一石,秋还两三石。或是春借一石稻,秋还一两石米。”

    李逸听的直摇头,唐朝人把超过本金的利息,才叫高利贷,可又多是个月,或是半年一年的贷款,这年利早超过百分百了,居然不算高利贷。

    “我们不能要这么高的利,太盘剥乡党们了,”

    “半年期,月利四分。”李逸加了一条,“咱们尽量只借给确实有急需的乡党们,”

    不靠这个赚钱,而是帮助一下周边乡党,给自己也挣点好名声。

    救急不救穷,

    来借钱的要审核一下,确实急需、困难的,借一些帮助渡难关,利息少点,请保人、立借据,也无需要抵押。

    要借很多,或是外面的人,尽量不借。

    “咱们自家作坊做事的工人,或是招来的佃户,同村村民等,若有急需,借贷钱粮,数额不大,利息就再减一分,算是给大家的一个福利。”

    姬氏问,“学会的钱、粮借贷,也按这个利息吗?”

    “嗯,”

    别的地主放贷,一年利息百分之一百二,一百五,甚至二百都有,公廨钱放贷也是年利百分百,寺庙香积厨借贷,利息也是从年利百分之四五十,到百分之百,甚至更高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坊间恶少、闲汉、地痞等放的贷,那就更狠了。

    李逸现在定的李家借贷的利息,半年的月利四分,年利相当于百分之四十八。

    借一石粮,半年后要还一石两斗四升。

    半年的利息,百分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