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144章 李逸五百部曲(1/5)
    一场绵绵秋雨不期而至,

    天陡然就寒了许多,早上起来,十娘给他拿来夹袄。

    “天冷了,换上这件缺胯袄子,保暖。”

    姬氏在旁道:“这件袄子是娘子亲手缝制赶工的,针脚又细又密,阿郎快试试。”

    李逸笑着换上,这是唐人秋冬基本款了。

    袄,复衣也,中长款的,既可以穿在里面,也可以直接外穿,形制跟圆领袍类似。

    现在的天还不算很冷,倒也用不着穿皮裘,或是厚绵袍。

    “还真合身,谢谢娘子,娘子真是心灵手巧。”李逸连连称赞,夸的十娘有些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她仔细打量了几遍,“天越来越冷了,我回头再帮阿郎做件羊皮背子,再做件羊皮的或鹿皮的裘衣,再搭件披袄,或是斗篷就能防风挡寒了。”

    寒冬要来了,

    家里的奴仆,也得给他们添置冬装,这也是一笔开支。

    “阿郎,我跟素君商量过后,觉得京畿的地我们还是要自己种起来,现在秋播得赶上,别错过了这季农时。”

    李逸现在京畿的地还真不少,罗家堡最初分了五十亩,后来又买了五十亩。

    杜曲瓜堡,杜家赔了一百亩。将军营,皇帝赏赐一千亩。

    三原县,也有皇帝开始赏赐的百亩地,长安城南两坊内还有一百亩地。

    不算雍州以外的,就有一千四百亩地,另外在学会名下,还有四百亩地。

    这加起来一千八百亩地,不算少数了。

    他在雍州以外的,岐州、泾州、蒲州、商州还有加起来两千五百亩地,

    妥妥已经算是地主了。

    杜十娘现在是大妇,也开始为家里划算。

    她和姬氏商量过后,觉得地自己种收益更高,特别是当下改朝换代之机,长安城外又有这么多流民,这是难得的招纳部曲的机会,还不费什么钱。

    雍州之外的那两千五百亩地,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方法。

    “现在入冬天寒,许多灾民更是难过,我们去招人来种地,给他们衣食,也是救他们一命。”

    住也简单,

    直接在田间地头,先挖地窝子搭草棚,或是临崖靠沟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