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手,”
今天准备了几口大锅,也准备了柴火,还准备了不少小米,
前往韦堡施粥,吸引这些饥民到那边去。
“出发!”
几十个灰衣民团,带着几车的大锅、粮食、柴火,往韦堡而去。
一早就已经向这边的灾民说了,去韦堡有粥喝,以后每天都有两顿粥,留在这里的没有。
为了这两顿粥,灾民们毫不犹豫的就收拾了破烂家当,背上小包袱,就跟着队伍出发了。
这边的稻子已经收的差不多了,也没啥活了。
因为有人偷鸡摸狗,搞的本地村民对他们十分嫌弃,双方发生过好多起冲突,打了不少架,
人家现在有了民团,天天大刀长枪的在他们面前舞弄,晚上都有人巡逻值夜,这几天晚上也抓了不少人,
有偷东西的,也有半夜摸到村里,管你偷没偷,你摸进村里就当贼,
那位李待诏人倒挺好,也不会打人,但会吊起来到天亮,
白天拉到众人面前讯问,
这跟挨一顿打也好不到哪去。
李逸骑着马,看着粮车后面跟着的几百号人,也不由的感叹,都不容易啊。
可谁也不愿意自己家门口,天天住着这么群人,甚至越来越多。
若只是路过乞食,施舍一碗饭还好,要留下来跟你做邻居,没几个受的了。
哪怕拉起民团,晚上巡逻值守,也是防不胜防,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,偷盗抢劫等问题会更严重。
李逸也尽量能帮就帮一些,
他从灾民里挑了六家人,招为学会的部曲,每家佃给五十亩地,这头两年食宿都包,种地的一切工具种子耕牛等都提供,相当于是雇做长工,能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。
他的作坊里,也从灾民里招了一些可怜的带孩子年轻寡妇,给她们提供一份工作,能够自食其力。
还发动郭二郎、董秀才等乡里大户,招长工招佃户,作坊招工,都是尽量提供了一些机会。
但兴盛里就七个村子,能提供的机会始终有限。
有人说李逸是趁火打劫,趁机压良为贱,挖朝廷良人为私部曲,还有说他招佃是想多收租子,招的女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