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建议是大户们这个时候要有点担当,有人的出人,有钱的出钱,咱们拉一支队伍起来,巡逻本里七村,尤其是夜里要巡逻,防止这些偷摸、斗殴的事情发生。
还有呢,这些灾民也不易,大户们要招长工、短工,或是招部曲佃户的,也可以趁这机会招一些,”
“另外,学会带头,拿一些粮食出来,我们到韦曲去搭粥棚施粥,把灾民引开我们兴盛里。”
董七郎笑着道:“校长你这是要祸水东引啊,韦曲那边的人可不会乐意啊。”
“韦曲不是有大集么,咱们在那施粥,也还是给他们韦曲涨名声呢。”
“人家肯定不让的。”
“那就在韦堡那边施粥,”
韦堡是兴盛里最北北边的一个村子,他还是长安和万年县界,一个村子被一条沟分成东西两半,
东半边属万年县御宿乡兴盛里,西半边属长安县。
李逸要拉起一支民兵,或者说叫乡团也好,叫巡逻队也罢,这个提议得到了郭二郎等各村长的大力支持。
七个村长,都是本村大户,
他们最烦这些外来灾民,偷鸡摸狗,甚至有反客为主的意思,大户们见识都要远些,
他们也听说过当饥民聚集起来后,容易失控的事,那些饥民饿急了,可不只是偷鸡摸狗,或是地里捋些稻谷,
这些人饿急了,是敢跟大户们‘借粮’的,当然借粮只是好听,实际上他们是吃大户。
几十甚至成百上千的人涌进你家,把你家的粮食吃光,甚至有的无法无天,把你家的女人也给弄了。
最后吃光抢尽,再去吃下一家大户。
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,
必须得防范于未然。
李逸的提议一出,大家都赞成,都愿意出点钱粮。
甚至大户家里多少有点木枪、猎弓、长刀啥的,要拉起一支队伍不难。
于是乎,
李逸带头下,兴盛里保安团成立,目的就是保境安民。
李逸派出了存孝存存悌存忠存义存礼五人组,加上刘黑子,外加每人还有一条羌狗,
而郭二郎等六个村长,也各派了几个家丁,冯家堡的冯乡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