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吹稻浪。
滈河两岸稻田一片金黄,如同铺了一地金色地毯。
阳光明媚,是大家都期盼的好天气,家家户户开始下田收割,李逸的无极学堂也正式放半月农忙假。
清晨,天微微亮,露水还没干,大家都开始下地干活。
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,挥动禾镰,将一行行的稻禾割倒。
李逸也是早早就起床,
姬氏一早给他准备了一套下地的衣服,窄袖短衫、束口裤,头上包个帕子,脚上一双草鞋,
今天李家除了作坊的工人继续开工,
其余的全都下地,
连姬氏和玉漱两娇滴滴美婢,也是换上了粗布衣裙。
“阿郎,人都到齐了。”
刘黑子早就在门口等着,他昨天就帮李逸在滈河滩上寻好了收稻的灾民,虽李逸说不用特意挑选青壮,可他还是本着为东家负责的态度,
尽量挑了些青壮的,
李逸家三十亩稻田,学田一百二十亩,罗三家还有二十亩,这次李逸一起收割了,
草堂院前的大皂角树下,蹲着一地的人,破衣烂衫面黄饥瘦,是刘黑子昨替李逸寻好的人。
他昨个挑了十几家灾民,
可这会黑秧秧一片,根本不止十几家。
“昨天我说好的人到这边来,没说的不用过来,”刘黑子一下就明白有人也想要来讨活,没挑上的也来了。
那些昨天被挑上的,这会立马就往刘黑子那边去,生怕晚上被人把定好的活抢了。
实在是这位李县男家管事开的条件太好,管两顿饭,还说会有荤腥,每亩还给三升小米工钱,甚至老人小孩子带着一起干活,也照样管一样的饭。
这简直是大善人啊,
那些没被选上自己来的急了,纷纷上来围着刘黑子,希望能够给个机会,甚至愿意少点工钱,也有人说自己家孩子老人,帮着干活,但不吃东家饭。
看着他们那哀求渴望的样子,
李逸是觉得挺难受的,生在红旗下的他那一代人,虽说长大后卷的厉害压力大,但起码衣食不愁。
“黑子,把他们也算上吧,”
李逸也有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