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官,都没资格。
只有初一十五,京官九品以上文武职事官才都需朝会。
李逸不是职官,要不是这次因是行营立功人员,他也没资格。
姬氏给李逸穿戴好,又仔细检查了几遍。
李逸肚子突然咕咕响,
“还是垫巴一点吧,要不这朝会上肚子一直响,估计也很失礼吧。”
“那阿郎少吃一点,尽量吃点干的。”
李逸最后让玉漱给他装了一小口袋的炒米在身上,实在饿了就嚼两口。
外面天还没亮,此时才四更天左右。
但姬氏已经催他出门了,“百官得在宫门等候,到时还要查验门籍鱼符,可不能迟到了。”
李逸只好摸黑去上朝。
刘黑子和陈良一人打一个灯笼随同,三人都骑马前往。
他的仗身张义全和曹大行,回京后就走了,他解了行营参军职,这仗身待遇也就没了。
没有职事,是没有庶仆、仗身这些官给随从待遇的。
刚上马,
对门李靖也出来了,
这位现在可是正经的五品右武侯卫翊府开府府仪同,一身绯袍,比李逸身上这绿袍可好看多了。
人家骚粉,他蛤蟆绿。
“李公早。”
“啊,无逸你也这么早。”
李靖出行,排场可比他强多了,八个家丁随行,前后四盏灯笼。
不过大家都骑马,
唐朝的官员上朝,没有坐轿子的,或者说这时代武将骑马,文官坐车,就没有轿子。
顶多宫里才有,但人抬的叫步辇。
臣子可没资格用。
两人骑马走边走聊,走到坊中心十字街,又来了几支上朝的队伍,
“李开府、李参军!”
有人主动叫他们,上来打招呼。
“在下褚亮,这是犬子褚遂良。”
“原来是坊西褚公。”
褚遂良家也住在平康坊,在坊西南,李逸跟李靖是在坊东南。
褚家爷俩大业末贬到陇右,然后成了薛举的官,褚亮官还不小,是黄门侍郎,在泾州,薛仁杲投降后,褚亮爷俩就很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