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感更好,再把红豆和红枣焖煮熟烂做成豆沙馅,
最后做出来的黄馍馍不仅每个都很香甜松软,而且还个个都裂开口子,好吃又耐饿。
石头狗剩兄弟俩三口就一个,
“慢点吃,夹菜吃,别噎着了。”
都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,这话还真没一点错,罗三这三个孩子在李逸这,现在条件好了,每天都能吃饱,还有油水,但每次吃饭,这哥俩就都是狂塞猛吃。
太能造了,
胃口一点不比李逸的小。
不过天天这样吃,两小子倒也是肉眼可见的壮实了,还长高了不少,尤其是给他们打掉了虫子后,现在吃的好睡的香,蹭蹭的长。
就连秀芝两儿子,门栓门柱兄弟俩,虽是奴仆,每天伙食差些,小米粥、蔬菜为主,但因为能吃饱,菜里也有油盐,也长起了肉。
“上课还早呢,慢点吃完了再去。”
无极学堂如今走上正轨,李逸是校长兼老师,除了董七郎外,又招来了两个老师,年纪都才三十多,两人都是河北来的京漂,在长安漂了好几年,也没漂出啥名堂来,既没能科举中取,也没能成为权贵幕僚,
最后沦落到在寺庙抄写经书,苦苦坚持着。
李逸经慧了介绍,认识了这两人,聊过后觉得其实水平是有的,但也不算特别高,都是穷人子弟,在长安想出头挺难。
李逸请来教书,给的待遇不错,两人都欣然前来。
但他们能来,更主要的还是看中李逸年纪轻轻,就名达天听,皇帝先后授他太子正字、秘书省校书郎待诏门下这样的清官,都想着以后能不能借助李逸混出头。
教书也只是暂时的台阶,
李逸当然也知道,但不介意,以后他们若有更好的机会,他当然也不会拦着,甚至若是自己以后有能力,也会帮他们一把。
姬氏和玉漱现在有时也还会去上课,如今又多了个红绡丫头。
一旬给娃们上一节绘画、音乐、礼仪课。
饭后,
兰香又问起父亲什么时候能回来。
“泾州豳州那边还在打仗,可能暂时还回不来,但这段时间都是僵持对峙,没啥大的战斗,你也不用担心。”